第六次大滅絕,又稱第六次大滅絕或全新世滅絕事件,是人類正在進行的一次滅絕事件。它始于大約5萬年前,現代人第一次離開非洲。從那時起,似乎只不過是一場浩劫。至少有20次,在人類的手中已經有數千種物種滅絕,而且可能更多。...
第六次大滅絕,又稱第六次大滅絕或全新世滅絕事件,是人類正在進行的一次滅絕事件。它始于大約5萬年前,現代人第一次離開非洲。從那時起,似乎只不過是一場浩劫。至少有20次,在人類的手中已經有數千種物種滅絕,而且可能更多。陸地物種的滅絕最為嚴重,這是人類影響最強烈的地方。

渡渡渡鳥在第六次大滅絕中滅絕首先,從大約5萬到2萬年前,數十種大型動物——如猛犸象、劍齒虎、可怕的狼、洞穴熊等——在人類開始進入它們的領地后不久就滅絕了。這些被稱為更新世巨型動物滅絕,代表了第六次大規模滅絕。氣候變化有時被認為是導致它們滅絕的原因,但這一論點并不重要,因為這些動物在人類到達后不久即滅絕,而這一現象恰好發生在上一次冰期結束后不久

在第六次大滅絕期間,島嶼物種特別容易受到影響第六次大規模滅絕發生在人類從一個大陸擴散到另一個大陸。首先是在歐亞大陸,然后是在澳大利亞,然后是美洲。珍貴的物種,如馬達加斯加象鳥和新西蘭的海斯特鷹,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滅絕了,在歐洲探險家到來之后,即使是那些肉質難吃的動物,如毛里塔尼亞的渡渡鳥,也被殺了,主要是為了運動。它們溫順的性情對島嶼動物尤其沒有幫助,因為它們在沒有主要捕食者的情況下生活了幾千年甚至幾百萬年從20世紀中葉到21世紀,這一事件在過去60年中尤其加速。棲息地的破壞和入侵物種如老鼠、狗和貓的引入導致了許多動物的大規模滅絕,特別是島嶼物種這些入侵物種是在激烈的大陸生物競爭中培育出來的,很容易將島嶼物種趕出島上物種,最近才實施的根除入侵物種的計劃,使一些瀕臨滅絕的物種得以保存在許多方面,第六次大滅絕與前五次大滅絕不同,例如,它是已知的第一次由一個物種,特別是單個物種引起的物種大滅絕,而不是火山活動或小行星撞擊等非生物自然原因造成的大滅絕,它的特點是行動的時間尺度很快,特別是在提到過去60年時盡管有些大滅絕發生在一萬年或更短的時間內,白堊紀-第三紀滅絕恐龍的速度非常快,但第六次大滅絕的速度比其他大多數物種都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