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陀林有八根弦,每根弦排列成四對曼陀林的調子就像小提琴一樣,因為它們的一對弦與較小樂器的四根弦相關聯,由金屬絲或筋制成的琴弦懸掛在兩個端點之間。這些固定點之間的距離和松緊度決定了音調。曼陀林琴弦的調音是一致的,與下一對琴弦相差五分之一個音符。曼陀林的一些變體是曼陀羅,調低了五分之一,曼陀羅調得像豎直的低音,還有曼多塞羅,在曼陀林下調了整整一個八度音階。曼陀林從古代的琵琶到現代的美國民間樂器,經過許多階段的演變,美索不達米亞人發明了一種中空的木碗弦被稱為"Oud",意思是"木頭"。許多歐洲國家采用了這種最簡單的弦樂器,增加弦、撥弦、加長或縮短琴弦、改變琴身形狀。15世紀意大利興起了曼陀羅,意大利語中的"杏仁"是曼陀林的直系祖先幾個世紀后,意大利人分別在19世紀30年代和19世紀80年代的第一次和第二次移民浪潮中把他們心愛的樂器帶到了美國。當圓背樂器被引進現場時,一位名叫奧維爾·吉布森的音樂家和制造商對這件文物進行了重大的改造。在20世紀初,隨著雜耍和爵士樂成為流行的音樂形式,吉布森將曼陀林重新打造成一種美國人的消遣方式,他把曼陀林變成了一種美國式的消遣方式,他把曼陀林變平了,彎曲了脖子,增加了指板,以及其他一些使其易于學習的創新方法,普通人被用于晚上娛樂的全新樂器所吸引。即使在30年代雜耍劇院衰落的情況下,曼陀林仍然很受歡迎。今天,曼陀林獨特的聲音與爵士樂、鄉村音樂、民間音樂、藍草音樂、古典音樂,甚至電石音樂等多種音樂形式聯系在一起。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