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德里奧》是德國作曲家路德維希·范·貝多芬創作的一部歌劇,以他的九部交響曲、鋼琴奏鳴曲和弦樂四重奏而聞名于世。該劇的劇本靈感來源于讓·尼古拉斯·布伊的一部法國戲劇,由約瑟夫·馮·索恩萊特納于1805年創作,布...
《菲德里奧》是德國作曲家路德維希·范·貝多芬創作的一部歌劇,以他的九部交響曲、鋼琴奏鳴曲和弦樂四重奏而聞名于世。該劇的劇本靈感來源于讓·尼古拉斯·布伊的一部法國戲劇,由約瑟夫·馮·索恩萊特納于1805年創作,布依的戲劇已經設置了三次,在法語和意大利語中,當貝多芬著手研究索恩萊特納的德語翻譯和擴充時,索恩萊特納的劇本進行了兩次修改:第一次是1806年由斯蒂芬·馮·布呂寧(Stephen von Breunning)修改,隨后又在1814年由喬治弗里德里希·特雷茨克(Georg Friedrich Treitschke)修改貝多芬于1804年至1805年間創作了《菲德里奧》。在這段復雜的創作歷史中,這部歌劇從三幕減為兩幕,布伊利的作品名為《愛的夫妻》,這家劇院迫使貝多芬將歌劇取名為菲德里奧,以區別于最初的法國和意大利版本,但現在標準的做法是把貝多芬的前兩個版本稱為列諾爾,并稱第三個版本為菲德里奧。因此,事實上每一個版本都有一個不同的序曲,而且在年代上有些混亂,前兩個版本的序曲是萊昂諾爾2號和萊昂諾3號,分別是,1807年的另一首序曲叫做《萊昂諾爾1號》,最后的版本是《菲德里奧序曲》《菲德里奧》是貝多芬唯一創作的歌劇,1804年和1805年,貝多芬創作了這部作品,1805年11月20日在維也納舉行了首演,緊接著,由于當時法國占領了維也納,緊接著只有另外兩場演出。最終版本的首演是在1814年5月23日。菲德里奧的故事發生在17世紀的西班牙,第一幕介紹了馬澤琳,他的父親,羅科,是獄卒,他愛上了父親新雇的助手菲德里奧。菲德里奧實際上是喬裝的萊昂諾。她為了尋找丈夫弗洛雷斯坦而接受了這份工作,她懷疑的人被關在羅科的監獄里。雖然只有羅科才被允許進入最底層的地牢,但根據監獄長唐·皮薩羅的命令,萊昂諾爾/菲德里奧說服羅科允許她去巡查,因為她懷疑弗洛雷斯坦在那里。事實證明,弗洛雷斯坦確實被關押了,唐皮薩羅認為他是一個私人敵人,而且堂皮薩羅計劃在部長費爾南多前來視察之前殺死弗洛雷斯坦。在第二幕中,弗洛雷斯坦有一個幻覺,萊昂諾來救他,但懷疑它的真實性。洛科和萊昂諾爾到達并開始挖掘弗洛雷斯坦的墳墓,在堂皮薩羅的命令下洛科和萊昂諾雷/菲德里奧給了弗洛雷斯坦面包和水,但弗洛雷斯坦不認識他的妻子。洛克示意堂皮薩羅墳墓準備好了,唐皮薩羅拿著匕首前進,結果被利昂諾雷用手槍攔住了。這時,唐·費爾南多來了,洛克和唐·皮薩羅必須出去見他。在宣布之后作為特赦,當洛科把費爾南多的朋友弗洛雷斯坦介紹給他,并告訴他萊昂諾雷的行動時,托恩·費爾南多感到驚訝和高興。唐·皮薩羅被捕,利昂諾雷摘掉了弗洛雷斯坦的鎖鏈,所有其他囚犯都獲得了自由
-
發表于 2020-08-31 04:26
- 閱讀 ( 997 )
- 分類:文化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