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德爾在他的作品。雙簧管協奏曲作品,以及為弦樂樂器創作的協奏曲,在被稱為巴洛克時期的藝術創造力時期廣受歡迎。巴洛克音樂,一個用來定義精細的詞每一首曲子的性質,在16世紀流行,在18世紀中期達到頂峰。協奏曲,包括為雙簧管而寫的協奏曲,最初源于格羅索協奏曲,在巴洛克時期也很流行。格羅索協奏曲從意大利語翻譯過來,意思是大型音樂會許多雙簧管協奏曲都以鋼琴演奏旋律為特色格羅索協奏曲通常由一小群獨奏者組成,他們與一個完整的管弦樂隊來回交換音樂位置和表演或者,協奏曲以獨奏樂器為特色,如鋼琴、大提琴、小提琴或其他弦樂樂器演奏旋律,而管弦樂伴奏則提供了一種補充合唱。歷史記載,第一首已知的協奏曲歸功于朱塞佩·托特利,他主要為小提琴譜寫協奏曲在17世紀末和17世紀初,幾位歌劇、教堂大合唱和室內樂的作曲家們嘗試協奏曲,試圖拓寬公眾和教堂對音樂風格的吸引力霍特泰爾家族的法國樂器制造商,雙簧管協奏曲的作品成為當時流行作曲家的最愛,如格奧爾格·菲利普·泰勒曼和托馬索·阿爾比諾尼,巴赫和維瓦爾第的同代人。托馬索·阿爾比諾尼被認為是第一首已知的和最受歡迎的意大利雙簧管協奏曲作品7是阿爾比諾尼為管樂器創作的第一首協奏曲,出版于1716年,突出了阿爾比諾尼對雙簧管的喜愛。在作品7出版之前,雙簧管仍然被認為是意大利新引進的樂器,阿爾比諾尼的祖國和18世紀早期歐洲音樂文化的中心。盡管雙簧管是一種新樂器,但在阿爾比諾尼發行作品7之前,雙簧管協奏曲作品就出現在德國,這些作曲家包括喬治·菲利普·泰勒曼和喬治·弗里德里克·漢德爾。雖然不是第一首雙簧管協奏曲,作品7被認為是第一部雙簧管協奏曲中最成功的作品作品7的流行導致了1722年阿爾比諾尼創作的另一首雙簧管協奏曲《作品9》的出版。18世紀末,人們對巴洛克雙簧管協奏曲的興趣以及對類似于作品7和作品9的管樂器協奏曲的需求在17世紀末逐漸減弱。到了19世紀,很少有作曲家(如果有的話)為任何種類的管樂器譜寫協奏曲,把注意力放在弦樂和鋼琴上。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