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可卷繞尾巴的石龍子原產于所羅門群島和巴布亞新幾內亞,爬行動物科是綠色的,有黑色的斑紋,看起來像斑馬的條紋。卷尾石龍子從黃昏到黎明都很活躍,害羞且神秘。它是一種強壯的蜥蜴,有鋒利的爪子,但被蛇、大型哺乳動物和人類捕食,以獲取食物和寵物貿易。斑馬蜥蜴已經很好地適應了圈養,許多可用的標本都是圈養繁殖的。它們需要一個大籠子,籠子里有足夠的樹枝讓它們能夠攀爬和懸掛。這種品種在野外可以達到32英寸(約81.3厘米)的長度,其中大約一半是可卷曲的尾巴;它們通常在圈養環境中體型較小,可卷繞尾巴的石龍子來自赤道環境,因此每天需要光照12小時,白天溫度在80至90華氏度(26.7攝氏度至32.2攝氏度)之間,晚上的溫度約為70華氏度(21.1攝氏度)。潮濕的環境對這些熱帶爬行動物來說是必不可少的,這種環境可以通過給籠子里的基質和任何植物噴霧來維持。籠子里的活植物有助于保持濕度;但是,這種食草動物會以活的植物為食,所以應該避免有毒植物卷尾石龍子可以吃各種各樣的蔬菜,水果和蔬菜,還有煮熟的雞蛋。雖然它們天生害羞,性格靦腆,但經常被處理的卷尾石龍子可能會變得更舒服,甚至似乎更喜歡這種互動。當它們感到威脅時,它們會適應防御姿態,嘶嘶聲可能會咬人。它們的下顎很有力,能發出強烈的咬力。如果有合適的環境,可卷尾石龍子會圈養繁殖。它們在雨季繁殖,這可以用大量的霧來模擬。卷尾石龍子在六到八個月的懷孕期后生下幼崽。雌蜥蜴可以有兩個后代,但大多數情況下只有一個。幼蜥蜴在出生后不久就能夠自己進食和自理,但在野外與父母一起生活了大約一年他們受到父母的保護。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