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教會形式的教會精神是對英國國教成員的貶義。低教會形式的教會精神是對英國教會成員的貶義,他們贊成對教會教義進行更為自由的解釋,并在16和17世紀開始表達他們的激情。這與作為對這種情緒的回應而出現并強調嚴格遵守數百年傳統的高等教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尤其是英國教會的羅馬天主教關系。廣泛的教會理論出現于19世紀,是連接低級教會的橋梁,它把自己比作教會的新教遺產,英國詩人阿瑟·休·克勞夫(Arthur Hugh Clough)被認為是高等教會這一寬泛術語的創始者。他在19世紀30年代末在巴利奧爾學院(Balliol College)學習期間,最初支持高等教會運動。當時,牛津大學受到高等教會的顯著影響,校園運動的領導者由學者和牧師約翰·亨利·紐曼領導然而,在牛津大學的學術生涯結束時,克勞夫拒絕了高等教會模式,他拒絕教授英格蘭教會的教義,導致他辭去了學院的導師一職,然而,在1867年,斯坦利在《圣公會》一書中寫道:"從1867年開始,圣公會的一個廣泛的觀點,對圣公會來說,這并不是一個廣泛的觀點。"教會這一術語正逐漸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自由主義一詞。坎特伯雷大主教羅恩·威廉姆斯在2006年出版的《今日圣公會的挑戰與希望》一書中,在描述英國國教的三大原則時,用"宗教自由主義"一詞代替了"廣義教會"。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