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通常形成于雪線以上的高海拔地區。冰川作用是造成大規模土地變化的原因之一。侵蝕是主要的例子;冰川以三種方式造成侵蝕:剝落、磨損和凍融。當冰川沿著斜坡向下移動,冰的運動將已經破碎的巖石拉走時,就會發生冰川剝落磨損是由冰川運動時附著在冰川上的巖石引起的;移動的巖石和下伏基巖之間的摩擦導致基巖的侵蝕,這是大多數山谷的形成方式。同時,當融化的水滲入巖石的裂縫中,溫度下降使巖石凍結和膨脹時,就會發生凍融,裂縫變寬。冰期的出現伴隨著米蘭科維奇旋回,或地球繞太陽公轉10萬年的變化。例如,傾角或軸向傾斜角度在21.5度到24.5度之間變化,這就改變了極地冰蓋接收到的熱量。較小的角度意味著撞擊兩極的熱量越少,冰川就會形成,反之亦然。木星和土星的引力所導致的偏心率,使地球的軌道變得更橢圓,因此離太陽越遠,溫度就越低。歲差或地球自轉軸,改變地球相對于太陽和其他行星的方位。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