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薩皮克灣大橋是一座橫跨切薩皮克灣,連接美國馬里蘭州東海岸和西海岸的雙跨橋梁,正式以馬里蘭州州長的名字命名為威廉·普雷斯頓·萊恩紀念橋,1952年作為一條雙車道公路向公眾開放。它的長度為4.32英里(6.95公里)使其成為...
切薩皮克灣大橋是一座橫跨切薩皮克灣,連接美國馬里蘭州東海岸和西海岸的雙跨橋梁,正式以馬里蘭州州長的名字命名為威廉·普雷斯頓·萊恩紀念橋,1952年作為一條雙車道公路向公眾開放。它的長度為4.32英里(6.95公里)使其成為當時最長的水上鋼橋。1973年開通了一座三車道的平行橋。盡管切薩皮克灣大橋的五條車道在技術上都是可逆的,但較新的橋跨通常有兩條西行車道和一條可逆車道,由于原來的大橋是向東行駛的車道。
![]()
切薩皮克灣大橋建成前,一位婦女在馬里蘭州東岸和西海岸之間的旅行既漫長又耗時,渡輪無法滿足需求。1938年,馬里蘭州聯大批準在肯特島和安納波利斯之間修建一座橋梁,但二戰阻礙了這座橋的開始建設。這座橋終于在1949年破土動工。第二座橋于1969年開始修建。新的橋梁被設計成原橋的現代化復制品,但它們的結構有所不同。這兩個跨度都有一座1600英尺(488米)的懸索橋和一座690英尺(210米)的次橋。然而,較新的跨度有更高的懸掛塔,這些塔具有水平支撐梁,與舊橋跨s塔架的交叉支撐梁相比,新橋跨上的桁架也位于道路下方,使駕駛員和乘客可以清楚地看到海灣。與原橋跨懸臂設計相比,新跨度s橋為鋼拱結構。俗稱海灣橋,切薩皮克灣大橋連接巴爾的摩和華盛頓特區,市區到更休閑的東岸。在夏季和高峰時段交通繁忙。大橋由馬里蘭州交通管理局運營,向東行駛的車輛要收取通行費。汽車不允許在橋上通過其他車輛。已經進行了研究,以確定是否需要在當前地點或更北部的米勒島再建一座橋。這些研究估計,交通量會增加,但到2011年初,還沒有就另一座橋做出決定。切薩皮克灣大橋的雙跨橋定期進行維護,包括更換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