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高新企業的優惠政策
高新技術企業分為國家級和市級。
國家級可享受到的政府支持:
所得稅稅率優惠:15%、 兩免三減半、研發費稅前扣除:加計50%、技術轉讓收入申請零稅率增值稅發票
免征、減征技術轉讓所得稅
深圳市可享受到的政府支持:
1、財政支持、2、金融支持、3、土地支持
高新企業申請條件
條件一:核心自主知識產權
指企業在近三年內,通過自主研發、受讓、受贈、并購等方式獲得發明、實用新型、軟件著作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植物新品種等方面的知識產權。
同時,需要有以下4條證明這些知識產權屬于自家公司,才算滿足申請條件之一。
1、獲得授權的專利證書;
2、通過受讓、受贈獲得的自主知識產權必須經國家有關部門(知識產權局、農業部、林業部等)備案登記后才生效;
3、通過并購方式獲得的自主知識產權可附上企業獲得主管部門并購批文;
4、填寫的外觀專利必須是非簡單改變產品圖案和形狀的外觀設計(主要是指運用科學和工程技術的方法,經過研究與開發過程得到的外觀設計),除提供專利授權書外,需同時提供專利說明書。
條件二:產品(服務)歸屬
《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企業范圍:電子信息技術、生物與新醫藥技術、航空航天技術、新材料技術、高技術服務業、新能源及節能技術、資源與環境技術、先進制造與自動化。
不在上述范圍內的企業,不可以去申請高新技術企業。
條件三:研發人員比例
高新技術企業,技術很重要。評判一個公司的實力,技術人員的比重不可忽視。
如想去申請高新技術認證,公司的研發人員需要滿足以下條件:
大學專科以上學歷的科技人員30%以上,其中研發人員10%以上。
1、人員的比例測算可以參考人事統計方法,企業自己填報。比如按照全年平均人數,即每月人數相加后除以12的方法。
2、主要統計企業的全時工作人員,可以通過企業是否簽訂了勞動合同來鑒別。對于兼職或臨時聘用人員,全年須在企業累計工作183天以上。
條件四:研發投入比例
研發人員到位了,還要考核企業的研發投入比。近三年研發占銷售營業額的比例。
≥5%(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小于5,000萬元的企業)
≥ 4%( 5,000萬元至20,000萬元)
≥ 3%( 20,000萬元以上)
境內研發≥60%
其他費用≤10%
委托外部研究開發費用發生額按80%計入研發費用總額
條件五:高新產品收入比例
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60%
1、屬于八大領域
(1)電子信息技術
(2)生物與新醫藥技術
(3)航空航天技術
(4)新材料技術
(5)高技術服務業
(6)新能源及節能技術
(7)資源與環境技術
(8)先進制造與自動化
2、擁有知識產權
條件六:評分70以上
企業需要在知識產權、科技成果轉化能力、研究開發的組織管理水平、成長性指標等四項指標綜合評分70分以上,才可以去申高新認證。
申請前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
結合自己實際情況客觀自評,不要存在僥幸心理。
如果有下述情況之一的,就沒法申請成功:
(一)在申請認定過程中提供虛假信息的;
(二)有偷、騙稅等行為的;
(三)發生重大安全、質量事故的;
(四)有環境等違法、違規行為,受到有關部門處罰的。
被取消高新技術企業資格的企業,認定機構在5年內不再受理該企業的認定申請。
高新技術企業申報存在的問題
(1)知識產權證明材料存在瑕疵;
雖已填寫6項或以上的知識產權,但是并無知識產權證書、轉讓合同或者獨占許可合同予以支持;雖有知識產權證書,但是權利人不是公司,也沒有簽署轉讓合同或者獨占許可合同;知識產權通過受讓所得,轉讓合同未經過登記備案;
(2)申請當年前三年每年的研發費用比例不滿足規定要求;
(3)高新收入占全年收入比例未達到60%,填寫的電子材料中的高新產品收入總計與專項審計報告上的高新收入不符;
(4)其他在財務信息存在瑕疵的問題。
企業需要準備的資料清單
1、高企工作網填報生成的《申請表》;
2、材料目錄;
3、企業營業執照副本、稅務登記證(交復印件驗原件,復印件加蓋公章);
4、企業近三年開展研究開發等技術創新活動報告(編寫提綱可參考附件2);
5、知識產權證書(交復印件驗原件,復印件加蓋公章);
6、企業職工人數、學歷結構以及研發人員占企業職工的比例說明;
7、加蓋公章的大專以上學歷科技人員(分為姓名、出生年月、專業技術職務、學歷、專業、畢業院校等信息欄和備注欄,其中研發人員務必在備注欄以“*”標注);
8、近3年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主表及附表一(加蓋企業公章);
9、由具資質中介機構鑒證的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研究開發費用(實際年限不足三年的按實際經營年限)和近一個會計年度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的專項審計報告(格式參考中國注協《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專項審計指引》)(原件)
10、經符合《認定辦法》規定的中介機構鑒證的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的財務報表(含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實際年限不足三年的按實際經營年限)(交復印件驗原件);
11、企業近三年研究開發活動說明材料(主要包括研發項目數量、投入經費、參與人員數量等概況,每個研發項目的具體情況,起止年限、投入經費、參與人員、創新點以及所取得成果等,可提供立項合同(任務書)及驗收報告作為附件參考);
12、企業研究開發的組織管理水平的情況說明,可提供產學研合作協議、研發機構簡介及相應的設施和設備明細、企業績效考核獎勵制度等相關證明材料;
13、其他證明材料。
來源丨中策創新顧問
·······································································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高新技術產業 一.創業的歷程 科技工業園區從本世紀五十年代起步以來,對促進科技成果的轉化,培育創新型的高科技企業和企業家,孕育新的技術革命和新興產業,推進新經濟的發展進程發揮了根本性的推動作用,成為一個國家和地區實現高新技術產業化、促進經濟增長和社會持續發展的有效方式和重要手段。 1998年8月,中國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發展計劃-火炬計劃開始實施,創辦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被明確列入火炬計劃的重要內容。在火炬計劃的推動下,各地紛紛結合當地特點和條件,積極創辦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1991年以來,國務院先后共批準建立了53個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區以來,中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得到了超常規的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探索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道路。 二.鮮明的特色 中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智力密集和開放環境條件為依托,主要依靠國內的科技和經濟實力,充分吸收和借鑒國外先進科技資源、資金和管理手段,通過實施高新技術產業的優惠政策和各項改革措施,實現軟硬環境的局部優化,最大限度地把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而建立起來的集中區域。 建設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中國經濟和科技體制改革的重要成果,是符合中國國情的發展高新技術產普的有效途徑。現階段要進一步依靠體制創新和科技創新,強化功能建設,營造吸引優秀科技人員和經營管理者創新創業的良好環境,成為科技創新和產業化發展重要基地,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發揮輻射和帶動作用。 三. 豐富的內涵 1. 建立和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基地; 2. 加速成果轉化和科技創新創業的示范區; 3. 深化改革和加快體制創新的試驗區; 4. 實施科技興貿戰略和對外開放的展示區; 5. 培養、造就高新技術企業和企業家的學校; 6. 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的輻射源; 7. 體現社會主義現代文明的新社區。 四. 發展的領域 1.電子與信息技術 2.生物工程和新醫藥技術 3.新材料及應用技術 4.先進制造技術 5.航空航天技術 6.海洋工程技術 7.核應用技術 8.新能源與高效節能技術 9.環境保護新技術 10.現代農業技術 11.其他在傳統產業改造中應用的新工藝、新技術 五. APEC科技工業園區 自1997年至今,國務院先后批準北京、西安、蘇州、合肥、煙臺、武漢、上海、深圳、成都和楊凌十個高新區向APEC成員特別開放的科技工業園區,以促進APEC成員與中國在高新技術產業領域的合作與交流,顯示出中國高新區走向世界的決心。 六. 國家有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基地 選擇有條件的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立國家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基地,是實施科技興貿戰略的重要內容。發揮園區內高新技術產業集中、機制靈活、人才密集的優勢,充分利用園區的良好發展環境,積極引導高新技術企業開拓國際市場,促進出口產品結構的優化,加快園區的國際化進程。2000年以來,科技部和外經貿部聯合認定北京、天津、上海、深圳、蘇州等20家國家高新區為"國家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基地"。 七. 火炬軟件產業基地 為加速我國軟件產業的發展,科技部自1995年開始依托國家高新區組建國家火炬計劃軟件產業基地。集中地區軟件產業優勢,創造適合軟件產業發展的優化環境,推進軟件技術創新、產品開發、企業孵化、人才培訓和出口創匯。先后認定東大軟件園、齊魯軟件園、西部軟件園、長沙軟件園、北京軟件園、天津華苑軟件園、湖北軟件基地。杭州高新軟件園、福州軟件園、金廬軟件園、西安軟件園、大連軟件園、廣州軟件園、上海軟件園、南京軟件園、長春軟件園、廈門軟件園、合肥軟件園和南軟件園等19個園區為國家火炬計劃軟件產業基地。這些基地已經成為全國軟件產業的支柱力量。 八. 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名單 編 號 高 新 區 名 稱 編 號 高 新 區 名 稱 1 中關村科技園區 28 蘇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2 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 29 無錫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3 南京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30 常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4 沈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31 佛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5 天津新技術產業園區 32 惠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6 西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33 珠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7 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34 青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8 威海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 35 濰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9 中山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 36 淄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10 長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37 昆明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11 哈爾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38 貴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12 長沙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39 南昌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13 福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40 太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14 廣州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41 南寧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15 合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42 烏魯木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16 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43 包頭稀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17 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44 襄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18 桂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45 株洲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19 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46 洛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20 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47 大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21 石家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48 寶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22 濟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49 吉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23 上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50 綿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24 大連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51 保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25 深圳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52 鞍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26 廈門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 53 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 27 海南國際科技工業園 九. 科技創新孵化體系 中國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是在吸取國外孵化器成功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本國國情建立的一種以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培訓高新技術企業和企業家為宗旨,為科技企業創業發展提供必需的各項服務,推動科技企業快速成長的社會公益性科技服務機構。 中國高新區以各種類型的科技企業孵化器為核心,不斷建立和完善相應設施與機構,提供包括研發、信息、投融資、貿易、法律、擔保、財務、評估、人才資源、國際交流與培訓、產權及技術交易等多種創業發展所需要的服務,初步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科技創新孵化體系。 創業中心已成為高新技術成果商品化的基地;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和企業家的學校;聯結創業者與大專院校;聯結創業者與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和大中型企業的紐帶;科技創新孵化體系的核心和高新技術產業支撐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十. 高新企業與人才 企業發展 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實行"以自主研究發創新為主,以引進吸收創新為輔"的產業發展方針,在加強與境外機構合作的同時,重點扶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企業。園區內誕生了一批以聯想、方正、海爾、長虹、華為、遠大等為代表的著名高新技術企業集團,形成了具有各自優勢和特色的支柱產業。至2000年底,高新區內技工貿總收入超億元以上的企業已達1252家,其中超十億元企業已有143家。一大批機制靈活,適應市場經濟需求、技術創新能力強的中小高新企業在園區迅速發展。截止2000年底,據統計國家高新區內有企業20796家。 人才薈萃 高新區是世界新技術革命和中國改革開放的產物,以人為本,依托政府引導和市場機制發展。高新區擁有一大批具有開拓創業精神、高速事業心和責任感、團結精干的高素質管理團隊和高素質人才。高新區聚成了56萬科技人員,吸納了52103名碩士,9358名博士和5615名留學人員,建立了一批博士后流動站和250余家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一批批經過拼搏創業,專業技能強、有創造性、有經營管理經驗、志向遠大的復合型人才和職業企業家在高新區茁壯成長。 十一.新世紀的曙光 在高新區完善體系、優化功能、促進產業發展基礎上,國家高新區技工貿總收入將保持在平均年增長30%的速度,2005年全年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2367億元,比上年增長20.4%,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30%,其中基礎研究經費135億元。年末國有企事業單位共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2720萬人。全年國家安排了288項科技攻關計劃課題和911項“863”計劃課題。新建國家工程研究中心19個。新安排國家重點實驗室改造項目16項,累計達到143項。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達到361家。全年共取得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3.6萬項。全年受理國內外專利申請47.6萬件,其中國內申請38.3萬件,占80.5%;受理國內外發明專利申請17.3萬件,其中國內申請9.3萬件,占53.8%。全年共簽訂技術合同26.5萬項,技術合同成交金額1510億元,比上年增長13.2%。全年成功發射衛星5次。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行取得圓滿成功,標志著我國在一些重要科技領域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2005年末全國共有產品檢測實驗室18932個,其中國家檢測中心293個。全國現有產品質量、體系認證機構177個,已累計完成對4.7萬個企業的產品認證。全國共有法定計量技術機構4037個,全年強制檢定計量器具3491萬臺(件)。全年制定、修訂國家標準1304項,其中新制定673項。全國共有各類氣象臺站9881個,其中自動觀測站7246個;天氣雷達觀測站點258個,衛星云圖接收站點440個。全國共有地震臺站1253個,地震遙測臺網31個。全國共有8376個海洋觀測站、監測站位。測繪部門公開出版地圖1667種,測繪圖書497種。(2006年2月28日國家統計局公布) 2010年,國家高新區的建設日臻成熟,創業和產業發展環境良好,創新體系和整體功能齊備,自主創新和發展能力強勁,擁有獨特的創業文化氛圍,基本完成創新建設階段的主要任務,全面實施高新區、產業帶和密集區的發展戰略,若干具有國際一流水平和一批具有國際水平的科技工業園區將脫穎而出,10余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帶將蓬勃發展,4個高新技術產業密集區將初顯輪廓,基本實現高新區點、線、面的縱深戰略發展,形成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強大實力和國際競爭力,從整體上優化我國的產業結構,經濟總量將占到我國工業增加值、出口創匯的20%以上,為解決就業、保持社會穩定、融入經濟全球化發展做出重大貢獻。
···································^^····································
1、電子與信息技術
2.生物工程和新醫藥技術
3.新材料及應用技術
4.先進制造技術
5.航空航天技術
6.海洋工程技術
7.核應用技術
8.新能源與高效節能技術
9.環境保護新技術
10.現代農業技術
11.其他在傳統產業改造中應用的新工藝、新技術。這些都是十二五國家重點扶植行業。
···································^^····································
發展的領域 1.電子與信息技術 2.生物工程和新醫藥技術 3.新材料及應用技術 4.先進制造技術 5.航空航天技術 6.海洋工程技術 7.核應用技術 8.新能源與高效節能技術 9.環境保護新技術 10.現代農業技術 11.其他在傳統產業改造中應用的新工藝、新技術
···································^^····································
.電子與信息技術 2.生物工程和新醫藥技術 3.新材料及應用技術 4.先進制造技術 5.航空航天技術 6.海洋工程技術 7.核應用技術 8.新能源與高效節能技術 9.環境保護新技術 10.現代農業技術 11.其他在傳統產業改造中應用的新工藝、新技術
·······································································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按照《南寧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關于疫情防控期間全市工業企業、服務業企業和建設工程安全有序復工的通告》(南新冠防指〔2020〕12號)要求,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從2月10日起,工業企業、服務業企業和建設工程實行分類分時段安全有序復工。同時,各縣區、開發區成立由行業主管部門牽頭、衛生健康部門、公安部門和鄉鎮(街道辦事處)組成的聯合審核小組,集中辦公、集中受理企業和建設工程復工申請,并及時公開辦公地址、聯系人、聯系方式等內容。具備復工條件的工業企業、服務業企業、建設工程由企業或業主單位向聯合審核小組提出申請,并提交書面承諾書和其他必要的有關材料。最近,不少小伙伴都在私信小編
咨詢復工審批的相關事項
今天
小編就整理了南寧市各縣區、開發區
復工申請審批指南
江南區
邕寧區
南寧高新區
南寧經開區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