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高新企業的優惠政策
高新技術企業分為國家級和市級。
國家級可享受到的政府支持:
所得稅稅率優惠:15%、 兩免三減半、研發費稅前扣除:加計50%、技術轉讓收入申請零稅率增值稅發票
免征、減征技術轉讓所得稅
深圳市可享受到的政府支持:
1、財政支持、2、金融支持、3、土地支持
高新企業申請條件
條件一:核心自主知識產權
指企業在近三年內,通過自主研發、受讓、受贈、并購等方式獲得發明、實用新型、軟件著作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植物新品種等方面的知識產權。
同時,需要有以下4條證明這些知識產權屬于自家公司,才算滿足申請條件之一。
1、獲得授權的專利證書;
2、通過受讓、受贈獲得的自主知識產權必須經國家有關部門(知識產權局、農業部、林業部等)備案登記后才生效;
3、通過并購方式獲得的自主知識產權可附上企業獲得主管部門并購批文;
4、填寫的外觀專利必須是非簡單改變產品圖案和形狀的外觀設計(主要是指運用科學和工程技術的方法,經過研究與開發過程得到的外觀設計),除提供專利授權書外,需同時提供專利說明書。
條件二:產品(服務)歸屬
《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企業范圍:電子信息技術、生物與新醫藥技術、航空航天技術、新材料技術、高技術服務業、新能源及節能技術、資源與環境技術、先進制造與自動化。
不在上述范圍內的企業,不可以去申請高新技術企業。
條件三:研發人員比例
高新技術企業,技術很重要。評判一個公司的實力,技術人員的比重不可忽視。
如想去申請高新技術認證,公司的研發人員需要滿足以下條件:
大學專科以上學歷的科技人員30%以上,其中研發人員10%以上。
1、人員的比例測算可以參考人事統計方法,企業自己填報。比如按照全年平均人數,即每月人數相加后除以12的方法。
2、主要統計企業的全時工作人員,可以通過企業是否簽訂了勞動合同來鑒別。對于兼職或臨時聘用人員,全年須在企業累計工作183天以上。
條件四:研發投入比例
研發人員到位了,還要考核企業的研發投入比。近三年研發占銷售營業額的比例。
≥5%(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小于5,000萬元的企業)
≥ 4%( 5,000萬元至20,000萬元)
≥ 3%( 20,000萬元以上)
境內研發≥60%
其他費用≤10%
委托外部研究開發費用發生額按80%計入研發費用總額
條件五:高新產品收入比例
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60%
1、屬于八大領域
(1)電子信息技術
(2)生物與新醫藥技術
(3)航空航天技術
(4)新材料技術
(5)高技術服務業
(6)新能源及節能技術
(7)資源與環境技術
(8)先進制造與自動化
2、擁有知識產權
條件六:評分70以上
企業需要在知識產權、科技成果轉化能力、研究開發的組織管理水平、成長性指標等四項指標綜合評分70分以上,才可以去申高新認證。
申請前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
結合自己實際情況客觀自評,不要存在僥幸心理。
如果有下述情況之一的,就沒法申請成功:
(一)在申請認定過程中提供虛假信息的;
(二)有偷、騙稅等行為的;
(三)發生重大安全、質量事故的;
(四)有環境等違法、違規行為,受到有關部門處罰的。
被取消高新技術企業資格的企業,認定機構在5年內不再受理該企業的認定申請。
高新技術企業申報存在的問題
(1)知識產權證明材料存在瑕疵;
雖已填寫6項或以上的知識產權,但是并無知識產權證書、轉讓合同或者獨占許可合同予以支持;雖有知識產權證書,但是權利人不是公司,也沒有簽署轉讓合同或者獨占許可合同;知識產權通過受讓所得,轉讓合同未經過登記備案;
(2)申請當年前三年每年的研發費用比例不滿足規定要求;
(3)高新收入占全年收入比例未達到60%,填寫的電子材料中的高新產品收入總計與專項審計報告上的高新收入不符;
(4)其他在財務信息存在瑕疵的問題。
企業需要準備的資料清單
1、高企工作網填報生成的《申請表》;
2、材料目錄;
3、企業營業執照副本、稅務登記證(交復印件驗原件,復印件加蓋公章);
4、企業近三年開展研究開發等技術創新活動報告(編寫提綱可參考附件2);
5、知識產權證書(交復印件驗原件,復印件加蓋公章);
6、企業職工人數、學歷結構以及研發人員占企業職工的比例說明;
7、加蓋公章的大專以上學歷科技人員(分為姓名、出生年月、專業技術職務、學歷、專業、畢業院校等信息欄和備注欄,其中研發人員務必在備注欄以“*”標注);
8、近3年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主表及附表一(加蓋企業公章);
9、由具資質中介機構鑒證的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研究開發費用(實際年限不足三年的按實際經營年限)和近一個會計年度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的專項審計報告(格式參考中國注協《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專項審計指引》)(原件)
10、經符合《認定辦法》規定的中介機構鑒證的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的財務報表(含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實際年限不足三年的按實際經營年限)(交復印件驗原件);
11、企業近三年研究開發活動說明材料(主要包括研發項目數量、投入經費、參與人員數量等概況,每個研發項目的具體情況,起止年限、投入經費、參與人員、創新點以及所取得成果等,可提供立項合同(任務書)及驗收報告作為附件參考);
12、企業研究開發的組織管理水平的情況說明,可提供產學研合作協議、研發機構簡介及相應的設施和設備明細、企業績效考核獎勵制度等相關證明材料;
13、其他證明材料。
來源丨中策創新顧問
·······································································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找了好久,應該還不是很全,也沒分布,但實在找不到更好的了。。 ·溫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濱海園區 ◇新興產業(含出口加工區2平方公里) ◇光機電一體化、電子信息、新材料和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產業 及其相關聯產業 ◇高端傳統產業(文具、包裝印刷、水暖器材)及相關聯產業 0577-86996617 0577-86996610 ·溫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應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整合現有產業 0577-86996617 0577-86996610 ·溫州鹿城輕工產業園區 ◇重點發展高新技術產業、裝備工業、高端的傳統產業(眼鏡、剃須刀、金屬外殼打火機業)及其相關聯產業 88031000,88031001 ·浙江省甌海經濟開發區 ◇重點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高端的傳統產業(制鎖業、眼鏡、金屬制品)及其相關聯產業 6362200 ·浙江省瑞安經濟開發區 ◇機械制造、汽摩配件、高分子材料及其制品,電子信息、新材料、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產品;改造提升現有產業 65605128 65605538 ·浙江省樂清經濟開發區 ◇新型電氣元件、高中壓電器及成套設備、電子專用設備及儀器儀表、通訊、網絡產品、計算機軟件及應用系統等相關聯產業 62052701 62052700 ·甌北泵閥工業園區 ◇泵閥、高端鞋服及相關行業,應用高新技術及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現有產業 67363801 67363805 ·溫州扶貧經濟開發區 ◇重點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改造提升現有傳統產業 6635301 6636360 ·浙江省平陽經濟開發區 ◇包裝機械、金融設備、醫用明膠及高性能、綠色精細化工產品系列,承接溫州市區梯度轉移產業 63626418 ·蒼南工業園區 ◇自動化儀表、印刷、家具業、承擔扶持西部山區經濟 等綜合工業,承接溫州市區梯度轉移產業 64707597···································^^····································
增值稅不超過3%,所得稅兩免三減半。
·······································································
厲害了!龍灣區(高新區)換道加速 跑出溫州“硅谷范兒”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今年4月,一紙《加快推進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出爐,龍灣區(高新區)提出將在3年之內顯著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做好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創建工作——這些年來,龍灣區(高新區)不斷出現著類似的好消息。
2012年,溫州高新區經國務院批準升格為國家級高新區;2015年,溫州市委、市政府決定建設浙南科技城;2016年,浙南科技城迅速進入實質性建設階段;2017年,一座輻射全市的溫州科技金融中心亮相。直至今年的知識產權大港灣“誕生”、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三年行動方案出臺……龍灣區(高新區)素有“制造大區”之稱,這些年,卻以“一年一個樣兒”的成長速度,華麗蛻變成一個集聚新興產業、高端產業的城區。
從“制造大區”到練就一身“硅谷范兒”,龍灣區(高新區)的發展如同一場競跑——換道、加速、再蓄力!朝著建設“溫州科技創新中心”的目標一路奔跑。
換道 產業轉型從“破”到“立”
曾經的龍灣區(高新區),有著讓人驕傲的“一村一品”“一鄉一品”,幾乎每個街道、鄉鎮都有著拿得出手的產業。而隨著這些產業的壯大,“副作用”也逐漸顯現——幾年之前,談起龍灣區(高新區)都沒人愿意過去住,尤其是狀蒲一帶,老被人吐槽“空氣質量太差了”。如何整治改造“野蠻生長”的舊產業,實現全區范圍內的騰籠換鳥,成了龍灣區幾年以來探索不止的問題。
2016年,龍灣區(高新區)提出實施三年工業企業搬遷改造計劃,龍灣區(高新區)10大舊工業區率先啟動騰空拆遷工作,據了解,這10個老舊工業區內分布著748家企業,其中“規上”僅44家,而領軍型、高成長型企業一家都沒有。以永興工業區為例,這個始建于上世紀90年代的工業區,分布著各類鑄造、制鞋、管件等設備老化、污染嚴重的小作坊。
10大工業區搬遷之后,在這張拆后騰出的“白紙”上,龍灣區(高新區)重新規劃起產業地圖:狀蒲片通過橫街區塊、溫州文昌創客小鎮以及上江區塊的開發建設,打造產城融合示范區;龍灣中心區則聯動推進奧體小鎮、行政中心區、職業教育高地等開發,為建設東部生產性服務型樞紐提供智力支撐;空港新區圍繞產業集聚提升,加快教育、醫療、交通、商業等配套服務設施,打造成宜業宜商宜居生態新城。此外,全區規劃建設8個小微園,承接新的產業入駐。按照規劃,永興工業園片區未來建設成歷史風貌商業街,原來不銹鋼拉管基地拆后地塊將開建科技企業加速器(小微園)……
規劃之外,一系列政策相繼出爐,為龍灣區(高新區)產業轉型“保駕護航”。龍灣區特別出臺資金管理辦法,扶持企業運用高新技術,特別鼓勵企業開展“機器換人”;主動淘汰落后產能的7大項目,單個項目補助額最高達80萬元;實施重點產業培育提升工程,打造激光與光電、新材料、航空零部件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再開建一批生產性服務業集聚區、總部經濟園。在一系列政策扶持下,各大企業相繼鉚足了勁兒爭相發展,以愛好筆業為例,該公司實施了機器換人項目近200項,完成了設備投資5億元,在技術改造方面,先后投入了9000余萬元用于設備購置和項目研發……
如今,龍灣區(高新區)產業轉型升級的步伐還在持續邁進中。上個月,溫州市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建設實施方案正式發布,特別提及龍灣區制筆、眼視光、激光光電、新能源電池以及科技金融等產業將建設創新服務綜合體。綜合體將針對產業轉型升級和中小微企業的需求,開展關鍵技術、跨行業融合性技術的研發,突破技術難題,打破制約產業發展的瓶頸。綜合體還將建立知識產權聯盟,提供公共檢測、認證認可、技術標準咨詢等服務。
加速 創新平臺集聚“高新尖”
跟隨著產業以“舊”換“新”的腳步,龍灣區(高新區)一系列產業平臺相繼興起,成為承載、聚集高新尖產業的載體。其中,浙南科技城最為引人注目。
時間回溯到2014年12月,在浙江省經濟工作會議上,省政府提出“溫州、金華作為都市區的中心城市,也要積極規劃建設科技城”的指示,成為溫州興建科技城的最強音。隨后,一處核心地塊占地28平方公里的創業創新平臺迅速崛起,并在不到四年的時間里,成長為溫州市規模最大的科技創業創新空間,甚至獲得了市民口耳相傳的“溫州硅谷”的美譽。據了解,浙南科技城僅在去年一年之內,就新增了高新技術企業11家、省科技型中小企業35家、省高成長科技型中小企業6家、企業研發中心12家。今年1-6月,共實現技工貿總收入69.16億元,規上工業增加值7.24億元,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2.81億元,固定資產投資59.63億元……
浙南科技城管委會負責人談起園內高新產業如數家珍:“寶翔科技研發的語音識別智能插座在美國申請了專利;歐威科技的一個高科技項目獲得省技術發明獎一等獎;綠森科技入選省信息經濟重點企業;國技互聯獲評”‘浙江省重點文化企業’,還入選商務部2017-2018年度電子商務示范企業……”
“捷報”的背后,是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支持。這些年,浙南科技城相繼出臺了《溫州浙南科技城管理委員會關于鼓勵創新創業加快建設發展的實施意見(試行)》《溫州浙南科技城促進科技研發及成果轉化扶持政策實施細則(試行)》《溫州浙南科技城大學生創業貸款貼息補助實施細則(試行)》《關于促進浙南科技城股權投資企業發展的意見》等10個政策文件,涵蓋產業、科技、人才、融資、用地政府服務等12個方面一攬子高含金量的扶持舉措。最終促使科技城的崛起,以及如美國東北大學終身教授蘇明博士、海歸“國千”胡如意等一個個高端人才攜項目而來。
除了浙南科技城,龍灣區(高新區)各類產業平臺也正在逐步成長中。去年12月22日開業的溫州科技金融中心坐落在該區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內,是一個為全市科技型企業、項目提供個性化優質科技金融服務,專門解決企業融資難、成本高、資本對接等問題的平臺;位于浙南科技城內的溫州生物材料與工程研究所,剛剛于今年6月與溫州維度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各自發揮資源優勢,探索“人才-項目-資本-產業”四位一體的科技成果轉化模式,加速培育溫州的生命健康產業;今年剛籌建的溫州知識產權大港灣平臺,專門致力于我市知識產權服務,在6月底召開的全國媒體看龍灣的活動中,引發了全國各類媒體的關注和點贊;毗鄰龍灣國際機場的溫州空港新區,如今已經成為了承載龍灣區(高新區)轉型發展的傳統產業的高地,轄區內集聚著大批包括閥門、不銹鋼、鞋類、服裝等產業的大中型企業,以及現代物流、現代農業園等新興產業,未來將成為以航空產業、高新制造、教育科研和航空配套服務的綜合平臺……
蓄力 人才新政再續發展潛能
這些年來,一次全區范圍內的“騰籠換鳥”,以及一系列高新平臺的相繼誕生,為龍灣區發展提供了極大的潛力。而在另一方面,龍灣區(高新區)扎扎實實提升一系列“軟”政策,為城區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潛能。
為吸引人才“加盟”龍灣,龍灣區(高新區)先后出臺了“1+6”人才政策、人才新政“二十條”等一系列人才引進的優惠政策,其中包括《關于鼓勵創新創業加快建設發展的實施意見》《溫州浙南科技城人才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方案》《溫州浙南科技城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扶持政策實施細則(試行)》等等。無不涉及到招才引智、人才培育工程,旨在推進各類領軍人才、高層次創新人才、創新團隊向龍灣會聚。
這些人才政策中,可謂條條“干貨”。比如,在人才方面,地方配套獎勵最高增幅可達到20%,如果是優質的B類高層次人才專家項目,能得到200平方米甚至2000平方米的工作場地,而且還可獲得三年免租優惠政策或優先供地的優惠。龍灣區(高新區)對高級技術人才給予政府津貼,重大項目都可“一事一議”,這相當于各類重大項目都有著“私人訂制”般的服務。此外,推動“筑巢引鳳”工程,建設了一系列人才社區、人才公寓,目前已有400余名人才入駐。溫州市康牌制藥機械有限公司的員工黃文中說,剛到龍灣時租住的是一間30余平方米的房子,每月租金就要700余元,后來參加了龍灣區首批的人才公寓摸文選房,目前全家已經搬遷到88平方米的公寓了,月租金才483元。
為招才引才,龍灣區(高新區)還有一套“感情引才”的方法,建立了由龍灣區四套班子領導結對聯系高層次人才的制度,要求每位區領導要結對2至3位專家人才,形成人才服務常態化。這兩年,更是借助“創新夢·家鄉行”“智匯龍灣·創業浙南科技城”“四方招才”等載體,向海內外專家,特別是龍灣籍在外杰出人士廣發“英雄帖”……對此,位于浙南科技城的溫州泛波激光有限公司的董事長余躍勤很是感慨:“我們有專門的領導負責對接,隔三岔五地問我們有沒有困難需要解決。也常常上門詢問我們資金、場地的問題。”也正是依托強有力的人才政策,泛波公司這兩年吸納了不少人才,今年還新增了一位C類高層次人才專家。
如今,浙南科技城的“店小二”式營商專員全程代辦服務機制頗受好評。浙南科技城管委會負責人介紹,浙南科技城每個園區都有著服務集成點,整合集聚社會創業服務、人才、金融、中介等孵化資源,逐一為初創型企業配備孵化服務的“店小二”,項目從入住到畢業等各個環節,都可以找到相應的“店小二”解決。在人才服務方面,還按照高層次人才的不同需求制定了服務清單,配備了一對一的“貼身服務顧問”,人才的子女入學、醫療社保、住房保障的問題,均可找到專人負責……
騰籠換鳥拓空間,興建平臺促發展,再以人才政策等“軟實力”再續發展潛能——龍灣區(高新區)高質量建設溫州科技創新中心的夢想正一步步踏入現實。
來源:溫州日報、龍灣發布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