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1、知識產權—“獨占許可”被取消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采用綜合評分機制,滿分100分,企業得分70以上才能通過認定。其中知識產權是高新企業認定四大評分指標之一,知識產權占30分,也就是30%。這對高新技術企業申報非常重要。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對企業知識產權采用分類評價方式,I類知識產權可以在下次認定時重復使用;II類知識產權僅限使用一次。其中:I類知識產權包含:發明 (含國防專利)、植物新品種、國家級農作物品種、國家新藥、國家一級中藥保護品種、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這類知識產權普遍獲取時間較長,但在申請評分上價值也更大。Ⅱ類知識產權包含:實用新型、外觀設計、軟件著作權等,其中商標被明確規定不納入考慮。
另外,新規取消獨占許可類型知識產權。相比自主研發、受讓、受贈、并購等取得知識產權,“獨占許可”取得知識產權是通過簽署“獨占許可協議”的方式取得,涉及境外知識產權在中國境內的獨占許可協議,目前國家知識產權局尚不予受理備案登記,具有一定的隱藏性,主管機關監管困難,在部分執行寬松的地區被部分企業濫用,部分地區在高新復審中已明確將不認可“獨占許可”取得知識產權,在此背景下,新規予以取消。
2、不受員工學歷限制
新辦法由現行“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30%以上”調整為“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比例不低于10%”,同時取消“大學專科以上學歷”的限制;取消“研發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10%以上”的規定。
3、研發費用比例要求降低
研發費用比例在高新認定中是幾個為核心的指標,新辦法將“三檔”降為“兩檔”,以2億元作為分水嶺,設置4%和3%兩個比例。將2億元以下統一設置為4%,取消6%的比例規定,意在鼓勵中小企業科技創新和發展,使得包括“新三板”在內的中小企業可以申請高新資格。
4、對企業財務要求更高
企業的成長性是高新企業認定四大評分指標之一,成長性占20分,也就是20%,企業的成長性主要體現在企業近三年的企業財務數據上(企業凈資產增長率、銷售收入增長率)。企業現在需要做的是財務規范問題,對企業財務報表之間的勾稽關系,前后年度數據結轉是要一致特別是上一年度與本年度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數據前后數據是否相銜接。
另外,申請資料增加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請表。申請高新資格提交的材料中應包含“近三個會計年度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請表”,同時,對企業稅務的規范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業理念的納稅申報記錄與會計報表等提交其他資料應保證內在邏輯的一致性。2014版申報表由原來的17張增加到41張,信息更為豐富完整,為稅務機關開展所得稅后續管理和風險管理、納稅評估提供了基礎信息。
·······································································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外資企業能申請高新技術企業 根據2016年頒布的新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規定:高新技術企業是指在《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內,持續進行研究開發與技術成果轉化,形成企業核心自主知識產權,并以此為基礎開展經營活動,在中國境內(不包括港、澳、臺地區)注冊一年以上的居民企業。 從《管理辦法》這個政策上來看,只要是在國內大陸注冊一年以上則可,并不像其他政策或者稅收優惠措施那樣,明確禁止外資(包括港澳臺資)參與,在政策的優惠范圍上是一視同仁的,外資企業可以參加申報認定。 擴展閱讀: 大型外資公司一直對中國高新認定政策還是非常關注的,可以說他們對中國整個新企業所得稅的規定也是非常熟悉的;原因在于跨國公司進行高新認定亦有一些短期內無法解決的問題,原因如下: 1.知識產權不在中國國內。大型外資公司的知識產權大部分都不在中國境內申報,權利人多為國外控股公司或者個人,這樣就造成了中國境內外資公司沒有知識產權,從而無法申報高新技術企業資格。這樣的企業需要盡快調整知識產權的持有人,短期內可以通過簽訂獨占式許可使用合同或者進行知識產權轉讓等方式使得國內控股公司擁有符合中國法規認可的知識產權,以便于進行高新認定。 2.研發活動不在中國境內完成。亦有相當數量的跨國企業,主要研發活動在國外完成,中國境內的外資企業通過對外支付研發費用的方式獲取境外的研發成果,從而造成這些外資公司研發費用不符合中國高新認定管理辦法規定的60%的研發費用要在中國發生的規定,從而無法申請高新技術企業資格。這樣的企業需要進行系統的安排研發活動和相關費用,才能符合高新認定的條件。 3.人員比例不符合規定要求。中國高新認定的條件要求大專以上學歷的員工需要占企業總人數的30%以上,其中研發人員需要占總人數的10%以上。許多生產性大型外資公司由于技術工人數量較多,使得大專以上學歷和研發人員比例不符合要求,無法申請認定高新企業資格。這樣的企業,需要調整簽訂勞動合同的職工人數,盡量使得技術工人通過勞動派遣的方式用工而不要簽訂勞動合同,這樣才能使得整個人員比例符合高新認定管理的有關規定。 4.研發組織管理制度、科技成果轉化、成長性指標亦需要精心策劃,確保符合中國高新認定管理部門的要求,才能通過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從而享受高科技企業低稅率的稅收優惠政策。
···································^^····································
(1)開發型企業 業 務:從事一種或多種高新技術及產品的研究和開發。 經 濟:年總收入≥ 1000萬元;年人均技工貿收入≥15萬元/年;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和技術性收入占技工貿總收入的50%以上。 人 員: 從事高新技術產品研究、開發的科技人員≥職工總數的10%; 科技經費:年投入高新技術及產品的研究、開發經費占年技工貿總收入的10%以上。 (2)生產型企業 業 務:主要從事一種或多種高新技術及產品的研究、開發和生產。 經 濟:年總產值≥ 3000萬元;年銷售額≥3000 元;年人均產值≥15萬元;年人均利稅≥3萬元;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占總產值70%以上;高新技術產品銷售額占總銷售額70%以上。 人 員: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科技人員占職工總數的20%以上。 科技經費:年研究開發經費支出占年銷售額的5%以上。 (3)投資型企業 資金投向:集中在高新技術企業(項目),并滿足下列條件之一: 投資額≥ 3000萬元,且占企業投資總額70%以上; 擔保額≥ 1億元以上,且擔保額占企業擔保總額的70%以上。 人 員:大專以上學歷的專業技術人員占職工總數的50%以上。 管 理:有嚴格的項目、財務管理制度。
···································^^····································
高新企業認定條件是什么? 1.企業申請認定時須注冊成立一年以上; 2.企業通過自主研發、受讓、受贈、并購等方式,獲得對其主要產品(服務)在技術上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識產權的所有權; 3.對企業主要產品(服務)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技術屬于《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范圍; 4.企業從事研發和相關技術創新活動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比例不低于10%; 5.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實際經營期不滿三年的按實際經營時間計算,下同)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同期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①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小于5,000萬元(含)的企業,比例不低于5%; ②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5,000萬元至2億元(含)的企業,比例不低于4%; ③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2億元以上的企業,比例不低于3%. 其中,企業在中國境內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全部研究開發費用總額的比例不低于60%; 6.近一年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企業同期總收入的比例不低于60%; 7.企業創新能力評價應達到相應要求; 8.企業申請認定前一年內未發生重大安全、重大質量事故或嚴重環境違法行為. 只有當自己的企業具備了以上的條件下次才可以申請高新企業認定,
·······································································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