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關于北京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優惠政策高新技術 新注冊公司是否可以申請高新技術企業?高新

    一、北京高新技術企業人才政策(不固定,各地區有各自的人才政策,以北京為例) 本市行政區域內的高等學校、科研機構的應屆畢業生手聘于中關村科技園區內的北京高新技術企業...

    關于北京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優惠政策高新技術企業認定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一、北京高新技術企業人才政策(不固定,各地區有各自的人才政策,以北京為例)

      本市行政區域內的高等學校、科研機構的應屆畢業生手聘于中關村科技園區內的北京高新技術企業,可以直接辦理本市常住。

      凡經市經委根據《來京投資企業及其高級管理人員認定辦法》認定的來京投資企業高級管理人員,企業可以為其申請一次性購房專項獎勵。購房專項獎勵標準為來京投資企業高級管理人員本人購房時間上一年度繳納個人所得稅數額地方留成部分的80%。

      來京投資企業的高級管理人員的子女在京參加高考可與北京籍考生同等對待;來京投資企業職工及子女可參加北京市普通高中畢業會考;來京投資企業申請其在京職工子女入本市中小學借讀,由區縣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按照有關規定就近安排。

      市財政預算中安排專項資金,用于軟件企業高級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興辦北京高新技術企業或增加本企業資本金投入以及個人第一次購買住房、轎車的資金補助,補助標準不超過個人上年已納個人所得稅的80%。市科委牽頭制定有關專項資金的使用管理辦法,并具體組織實施.

      根據企業自愿的原則,軟件企業從業人員住房公積金的繳存比例可提高到20%。

      研發機構中的高級管理人員在本市首次購買商品住房,符合《北京市關于擴大對內開放促進首都經濟發展的若干規定》(京政發〔2002〕12號)等有關規定的,可向市經委申請按其本人上年已納個人所得稅數額的一定比例給予獎勵。

      優秀人才培養資助工作:由北京市委組織部負責組織評選,每年度一次,對個人和集體科研項目予以無償資金支持;

      首都勞動模范:由北京市總工會負責組織評選,每年度一次,對獲獎者予以表彰和獎勵;

      經濟技術創新標兵:由北京市總工會負責組織評選,每年度一次,對獲獎者予以表彰和獎勵;

      北京優秀青年工程師標兵:由北京市科協負責組織評選,每年度一次,對優秀青年人才予以表彰和獎勵;

      二、北京高新技術企業融資、產業、項目扶持政策(以北京為例)

      股權融資:中關村改制上市資金扶持

      對于改制、代辦系統掛牌和境內外上市的北京高新技術企業分別一次性給予20萬元、50萬元和200萬元的資金補貼。

      三、北京高新技術企業的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

      經認定后的北京高新技術企業可減按15%的稅率征收所得稅。

      對企業為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照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按照研究開發費用的50%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50%攤銷。

      個人所得稅

      對在北京高新技術成果轉化中做出重大貢獻的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由市政府授予榮譽稱號并安排專項資金給予獎勵,對所獲獎金免征個人所得稅。

    ·······································································

    新注冊公司是否可以申請高新技術企業?高新技術企業需要哪些條件?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上年那位朋友的說法是與新頒布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不符的,因為該辦法第二條規定:在中國境內(不包括港、澳、臺地區)注冊一年以上的居民企業都可以申報。所以新注冊公司必須注冊滿一年才可以。主要的條件一個是知識產權,另外一個是財務審計報告。

    ···································^^····································


    高新技術企業基本條件   申辦者在辦理新技術企業資格認定前,應是取得了"工商部門"核準的"企業名稱預核準"或已有營業執照的企業,其注冊地址必須在中關村科技區域內。 符合《北京市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條件和管理辦法》的規定:   (一)從事高新技術及其產品的研究開發、生產和技術服務。單純的商業貿易除外。   (二)具有企業法人資格。   (三)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科技人員占企業職工總數的30%以上,其中從事高新技術產品研究開發的科技人員應占企業職工總數10%以上。   從事高新技術產品生產或服務為主的勞動密集型高新技術企業,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科技人員應占企業職工總數的20%以上。   (四)企業每年用于高新技術及其產品研究開發的經費應占本企業當年總銷售額的5%以上。   (五)高新技術企業的技術性收入與高新技術產品銷售收入的總和應占本企業當年總收入的60%以上。   (六)企業的主要負責人應是熟悉本企業產品研究、開發、生產和經營,并重視技術創新的本企業專職人員。   說明:高新技術及其產品的范圍:   (一)電子與信息技術   (二)生物工程和新醫藥技術   (三)新材料及應用技術   (四)先進制造技術   (五)航空航天技術   (六)現代農業技術   (七)新能源與高效節能技術   (八)環境保護新技術   (九)海洋工程技術   (十)核應用技術   (十一)與上述十大領域配套的相關技術產品。   二、需提交的文件和材料   1 封面   2 高新技術企業資格認定申報材料一覽表   3 高新技術企業審批表   4 高新技術企業批準書(封面)   5 主要登記項目   6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申請登記表   7 股東意見簽署單   8 高新技術企業項目的可行性分析報告   9 知識產權證明   10 目技術文件(必備其一):設計說明書、產品說明書、技術合同   11 法定代表人基本情況表   12 高新技術企業專職科技和管理人員名單   13 專職人員(含法定代表人)學歷證書(或職稱證書)復印件   14 企業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   15 企業章程復印件   16 統計財政初始登記表   三、注意事項:   申請通過以后,請按照網上要求準備相關文件,補充有關簽字、加蓋公章,連同相關附件一律按a4紙張大小,一式一份裝訂成冊,另攜帶本企業營業執照副本的兩份復印件,辦理有關手續。   ps:可以打電話問問:82022548、82022203,這是一代理公司,也可以讓他們辦。最重要的條件是你們公司的注冊地址要在中關村科技區內。

    ·······································································

    北京:文化創意企業申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指南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各文化創意企業:

    為進一步深入推進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在政策環境、市場體系、發展模式等領域的改革創新,營造良好的政策發展環境,推動文化與科技融合發展,培育新興文化業態,構建“高精尖”文化產業結構,依據《國務院關于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10號)、《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國科發火〔2016〕32號)、《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國科發火〔2016〕195號)等文件精神,特制定《文化創意企業申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在全區范圍內參考使用,以幫助文化創意企業申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享受高新技術產業相關優惠政策。

    特此通知。

    附:文化創意企業申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指南.doc 

    北京市朝陽區文化創意產業領導小組辦公室

     北京市朝陽區科學技術委員會

    北京朝陽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管理委員會

     

    2017年9月5日



    2014年,國務院發布《關于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10號),提出要“在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領域開展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試點,將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內容納入文化產業支撐技術等領域”。

    2014年,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快發展對外文化貿易的意見》(國發【2014】13號),提出“鼓勵和支持國有、民營、外資等享有同等待遇 、鼓勵和引導文化企業加大內容創新力度、支持文化企業拓展文化出口平臺和渠道、支持文化和科技融合發展等”。

    為落實上述政策,2016年,科技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對《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進行了修訂(國科發火〔2016〕32號,以下稱《認定辦法》),將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內容納入了《認定辦法》所附的《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同時為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政策扶持,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促進經濟升級發展,對部分認定條件進行了調整,修訂了配套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國科發火〔2016〕195號,以下稱《工作指引》)。為更好地指導、服務文創企業申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特根據《認定辦法》和《工作指引》,制定本指南。

    一、組織與實施

    (一)受理機構

    北京市朝陽區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關村朝陽園管委會負責受理朝陽區文創企業上報的高新技術企業申請資料。

    (二)中介機構

    專項審計報告或鑒證報告(以下統稱“專項報告”)應由符合以下條件的中介機構出具。企業可自行選擇同時符合以下條件的中介機構。

    1、具備獨立執業資格,成立三年以上,近三年內無不良記錄。

    2、承擔認定工作當年的注冊會計師或稅務師人數占職工全年月平均人數的比例不低于30%,全年月平均在職職工人數在20人以上。

    3、相關人員應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了解國家科技、經濟及產業政策,熟悉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工作有關要求。

    二、認定條件

    高新技術企業需同時滿足打分條件和非打分條件要求。

    (一)非打分條件

    1、【設立年限】企業申請認定時(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填報資料的日期)須注冊成立一年以上(365個日歷天數以上)。

    2、【知識產權】企業通過自主研發、受讓、受贈、并購等方式,獲得對其主要產品(服務)在技術上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識產權的所有權。

    該條款的具體內容包括:

    (1)無論企業何時獲取的知識產權,只要在提交申報材料時該知識產權是有效的就可以。

    (2)知識產權的獲取方式沒有獨占許可。

    (3)知識產權的類型包括按Ⅰ類評價的知識產權和按Ⅱ類評價的知識產權。

    Ⅰ類評價的知識產權包括發明專利(含國防專利)、植物新品種、國家級農作物品種、國家新藥、國家一級中藥保護品種、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等。該類知識產權在認定高新技術企業時可重復使用。

    Ⅱ類評價的知識產權包括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軟件著作權等(不含商標)。該類知識產權在認定高新技術企業時只能使用一次。

    文創企業可考慮的知識產權包括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和軟件著作權,其中軟件著作權適用范圍最廣。

    (4)共有知識產權。知識產權的所有權人是多人的,需要其他產權人提供在申請高新技術企業及高新技術企業資格存續期內放棄使用該知識產權申請高新技術企業的聲明。

    (5)主要產品的界定。主要產品(服務)是指高新技術產品(服務)中,擁有在技術上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識產權的所有權,且收入之和在企業同期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中超過50%的產品(服務)。

    3、【技術領域】對企業主要產品(服務)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技術屬于《認定辦法》所附《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范圍。

    《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中與文創企業相關的領域包括:

    電子信息——廣播影視技術

    1、廣播電視節目采編播系統技術

    與數字電視系統相適應的廣播電視節目采集、編輯、制作與播出技術;節目制播網設備與軟件的關鍵支撐技術;面向數字媒體版權保護的加解密和密鑰管理的關鍵支撐技術;電臺、電視臺自動化網絡化技術、云制作技術與大數據分析技術;數字媒體內容存儲轉發及檢索交互技術;系統規劃與系統集成、音視頻質量測試評估技術等。

    2、廣播電視業務集成與支撐系統技術

    數字電視廣播業務集成系統、條件接收系統、用戶管理系統等支撐技術;電子節目指南(EPG)及數據業務相關系統的支撐技術;交互數字電視業務集成和用戶認證系統的支撐技術;IPTV、互聯網電視、手機電視等業務集成播控平臺技術;內容聚合技術,云平臺技術和大數據應用分析技術;可用于多終端的自適應編碼系統的支撐技術;跨域服務運營支持系統的支撐技術等。

    3、有線傳輸與覆蓋系統技術

    可用于有線電視寬帶網絡骨干網、城域網的新型光傳輸設備技術,支持高清、超高清、3D業務的內容分發設備技術;FTTH和EoC等寬帶接入設備技術,數字家庭網絡設備、智慧城市設備技術,多業務融合終端和智能電視操作系統與智能終端和智能家庭媒體網關技術;用戶收視行為調查與分析技術;可用于有線電視寬帶網絡的運營支撐管理系統及大數據分析技術;網絡優化、系統集成和測試評估技術等。

    4、無線傳輸與覆蓋系統技術

    地面數字電視傳輸系統技術;用于數字聲音廣播傳輸系統技術;調頻/調幅同步廣播系統技術;應急廣播系統技術;智能接收天線和多業務融合終端技術;無線傳輸與覆蓋頻率規劃、系統集成、發射臺站自動化管理、電磁防護和測試評估技術;用于廣播電視衛星傳輸系統的編碼復用加擾系統技術、調制上變頻及高功放系統、天饋線系統技術等;衛星直播內容分發系統和用戶管理系統技術;廣播電視專業衛星綜合接收解碼技術及測試評估技術等。

    5、廣播電視監測監管、安全運行與維護系統技術

    中短波廣播、調頻廣播、有線數字電視、地面數字電視、數字聲音廣播、衛星直播系統等廣播電視業務技術、頻譜監測設備技術;IPTV、手機電視、互聯網電視、互聯網音視頻等視聽新媒體內容監管設備和內容甄別分析軟件技術;廣播電視節目安全播出技術服務系統及信息安全測評技術;新媒體視聽節目的監測、監控、監管技術等。

    6、數字電影系統技術

    數字電影專業級拍攝設備及數字成像技術;數字電影虛擬攝影、計算機圖形圖像制作(CG/CGI)、動作捕捉、虛擬現實與增強現實(VR/AR)制作技術;數字電影前后期制作、存儲、傳輸與放映技術;數字電影網絡化分布式協同制作云服務技術;數字電影聲音制作與還原技術;電影放映信息化與智能化技術;新一代數字電影版權保護技術等。

    7、數字電視終端技術

    新型數字電視系統技術;三維電視系統技術;超高清電視系統技術;移動多媒體電視系統技術;智能電視嵌入式應用技術;數字電視安全系統技術;多種傳輸方式融合的數字電視終端技術;新型投影技術;數字電視終端關鍵模塊/器件設計與制造技術等。

    8、專業視頻應用服務平臺技術

    智能化、網絡化視頻監控平臺技術;跨平臺、跨領域數字內容服務與應用平臺技術;多業務應用平臺技術;高清、寬動態、低照度攝像技術;大容量、高壓縮監控后端處理技術;面向視頻服務的云存儲系統技術;電視屏幕、手機屏幕、電腦屏幕互動與融合技術;視頻應用服務內容保護技術等。

    9、音響、光盤技術

    高保真音響器件與系統技術;高保真音源技術;專業數字音響系統技術;大容量、可刻錄、三維播放、高保真的新型光盤技術;音響、光盤關鍵模塊/器件設計與制造技術等。

    新材料——與文化藝術產業相關的新材料

    1、文化載體和介質新材料制備技術

    文化藝術用可再生環保紙(不含木料紙、新型非涂布紙和輕涂紙、輕質瓦楞紙板)、特種紙、電子紙等新型紙的制備技術;仿古紙的制備技術;光盤及原輔材料的制備技術;仿古墨的生產技術等。

    2、藝術專用新材料制備技術

    針對藝術專用品及改進其工藝生產的材料制備技術;針對藝術需要的聲學材料的設計、加工、制作、制備等技術。

    3、影視場景和舞臺專用新材料的加工生產技術

    用于與文化藝術有關的制景、舞臺、影視照明的新型專用燈具器材的新材料、新工藝加工生產技術等。

    4、文化產品印刷新材料制備技術

    綠色環保數字直接制版材料,數字印刷用油墨、墨水,環保型油墨,特殊印刷材料等制備技術。

    5、文物保護新材料制備技術

    文物提取、清洗、固色、粘結、軟化、緩蝕、封護等材料的制備技術;文物存放環境的保護技術;用于古籍書畫復制的制版和印刷材料開發技術;3D打印文物復制、修復技術及新材料制造技術等。

    高技術服務業——研發與設計服務——設計服務

    面向行業應用的第三方工業設計、工程設計和專業設計技術。

    工業設計技術:精密復雜模具設計、工業產品設計、包裝設計技術等。

    工程設計技術: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創意開展工程勘察、設計、規劃編制、測繪、咨詢服務的關鍵技術等。

    專業設計技術:基于新創意、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面向社會和生產生活提供服務的專業設計技術等。

    高技術服務業——文化創意產業支撐技術

    1、創作、設計與制作技術

    舞臺美術、燈光、音響、道具、樂器、聲學產品等的新技術及集成化舞臺設計技術;數字電視、數字電影、數字聲音、數字動漫、數字表演、數字體驗等制作技術;虛擬現實、增強現實、三維重構等內容制作技術;文化體感支撐技術;網絡視聽新媒體及衍生產品開發支撐技術;藝術品鑒證技術;網絡游戲引擎開發技術;網絡游戲人工智能(AI)開發技術;其他支撐體現交互式、虛擬化、數字化、網絡化特征的文藝創作、文化創意設計和產品制作技術。

    2、傳播與展示技術

    新型數字廣播、電視、電影制作傳輸和播放技術、時空再現技術;移動多媒體廣播(CMMB)技術;下一代廣播電視網(NGB)技術;智能電視終端技術;出版物實時出版和交互式展示技術等。

    * 院線利用相關技術進行服務除外。

    3、文化遺產發現與再利用技術

    文物發現、保護、修復、鑒定、原物識別的支撐技術;對不可移動文物、可移動立體文化資源、書畫、非物質文化遺產等的數字化采集與處理技術等。

    4、運營與管理技術

    后臺服務和運營管理平臺支撐技術;數字電視網與動漫制作基地管理支撐技術;文化信息資源共享支撐技術;數字版權保護技術等。

    * 涉及色情、暴力、意識形態并造成文化侵蝕、有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除外;票務公司利用相關技術提供送票服務的除外。

    先進制造與自動化——傳統文化產業改造技術

    1、樂器制造技術

    樂器及其器材加工和調試新技術;MIDI系統生產調試技術等。

    2、印刷技術

    改造傳統印刷的高新技術;數字印刷技術;綠色印刷工藝技術;特種印刷工藝技術等。

    三、認定程序(略)

    四、享受稅收優惠(略)

    五、后續工作(略)

    六、名詞解釋

    基礎研究投入費用總額:指企業研究開發費用總額中,為獲得科學與技術(不包括社會科學、藝術或人文學)新知識等基礎研究活動支出的費用總額。

    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指企業通過研發和相關技術創新活動,取得的產品(服務)收入與技術性收入的總和。

    技術轉讓收入:指企業技術創新成果通過技術貿易、技術轉讓所獲得的收入,如文創公司版權轉讓收入。

    技術服務收入:指企業利用自己的人力、物力和數據系統等為社會和本企業外的用戶提供技術資料、技術咨詢與市場評估、工程技術項目設計、數據處理、測試分析及其他類型的服務所獲得的收入,

    接受委托研究開發收入:指企業承擔社會各方面委托研究開發、中間試驗及新產品開發所獲得的收入。

    銷售收入 = 主營業務收入 + 其他業務收入

    總收入 = 收入總額 - 不征稅收入

    凈資產 = 資產總額 - 負債總額

    近三年:指近三個會計年度。

    近三個會計年度:指企業申報前的連續3個會計年度(不含申報年)。

    最近一年和近一年:都是指企業申報前1個會計年度。

    申請認定前一年內:指申請前的365天之內(含申報年)。

    科技人員:指直接從事研發和相關技術創新活動,以及專門從事上述活動的管理和提供直接技術服務的,累計實際工作時間在183天以上的人員,包括在職、兼職和臨時聘用人員。

    職工總數:包括企業在職、兼職和臨時聘用人員。在職人員可以通過企業是否簽訂了勞動合同或繳納社會保險費來鑒別;兼職、臨時聘用人員全年須在企業累計工作183天以上。

    七、相關文件

    (一)科技部 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修訂印發《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的通知(國科發火〔2016〕32號)

    (二)科技部 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修訂印發《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的通知(國科發火〔2016〕195號)

    (三)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發布〈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事項辦理辦法〉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5年第76號)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推薦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