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按照“科技創新小微企業—科技創新小巨人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創新標桿企業”的梯次,培育扶持科技企業創新發展。到2020年,高新技術企業及培育企業數量持續壯大,全市高新技術企業數量超過1萬家,省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入庫企業累計超過1萬家,市科技創新小巨人入庫企業累計超過1萬家。
對納入科技創新小巨人企業庫的企業,由市區兩級財政聯合給予每家總額為20萬元的經費補貼,引導企業申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深入推進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工作,對當年度成功通過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企業,參考企業研發投入狀況分檔給予獎勵,最高100萬元。
以下是今年申報高企的條件:
(一)在中國境內(不含港、澳、臺地區)注冊的企業,近三年內通過自主研發、受讓、受贈、并購等方式,或通過5年以上的獨占許可方式,對其主要產品(服務)的核心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具體近三年及申請當年須有授權的發明專利1件以上或實用新型授權6件以上或計算機軟件登記6件以上,申請高新技術企業的前提必須擁有專利,企業可通過申請、轉讓、許可的方便獲得專利權,前期簽訂服務合同,待獲得專利證書申請認定)。
(二)產品(服務)屬于《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范圍;
(三)具有大學專科以上學歷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30%以上,其中研發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10%以上;
(四)企業為獲得科學技術(不包括人文、社會科學)新知識,創造性運用科學技術新知識,或實質性改進技術、產品(服務)而持續進行了研究開發活動,且近三個會計年度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1.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小于5,000萬元的企業,比例不低于6%;
2.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5,000萬元至20,000萬元的企業,比例不低于4%;
3.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20,000萬元以上的企業,比例不低于3%。
其中,企業在中國境內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全部研究開發費用總額的比例不低于60%。企業注冊成立時間不足三年的,按實際經營年限計算;
(五)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企業當年總收入的60%以上;
(六)企業研究開發組織管理水平、科技成果轉化能力、自主知識產權數量、銷售與總資產成長性等指標符合《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另行制定)的要求。
流程
第一,企業自我評價及申請。
企業登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對照本辦法第十條規定條件,進行自我評價。認為符合認定條件的,企業可向認定機構提出認定申請。
第二,符合條件的企業可提交下列申請材料。
①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申請書;
②企業營業執照副本、稅務登記證(復印件);
·······································································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申請高新技術企業,您可以上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官網,先了解 政府的政策通知文件,有認定辦法及說明你需要提供的相關材料。 如果你不是北京,建議關注本省或者自治區的 科委或者知識產權網站,高新企業的申請時分批次的,政府通知每個批次的截止交材料期限。文件交到什么地方,通知上肯定會有相關指定說明。 高新申請需要準備的材料繁多,包括相關的審計報告。不知道的多多咨詢有經驗的吧。
···································^^····································
以申請北京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為例: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申請應提交的材料主要包括: 1.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申請書; 2. 企業營業執照副本、稅務登記證(復印件); 3. 知識產權證書(獨占許可合同)、生產批文,新產品或新技術證明(查新)材料、產品質量檢驗報告、省級以上科技計劃立項證明,以及其他相關證明材料; 4. 企業職工人數、學歷結構以及研發人員占企業職工的比例說明; 5. 經具有資質的中介機構鑒證的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研究開發費用情況表(實際年限不足三年的按實際經營年限),并附研究開發活動說明材料; 6. 經具有資質的中介機構鑒證的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的財務報表(含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實際年限不足三年的按實際經營年限)以及技術性收入的情況表。
···································^^····································
···································^^····································
·······································································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外地戶籍在穗務工、創業人員關注的2016年積分入戶辦法終于出臺了,昨日,廣州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新修訂的《廣州市積分制入戶管理辦法》及實施細則,對積分制入戶的積分指標和排名規則進行了優化調整。
新修訂的積分入戶辦法和細則在2014年版的基礎上,作了以下5個方面的調整:
明確在廣州市“高新技術企業”、“新型研發機構”就業并從事專業技術工作的申請人,工作每滿1年積2分,最高10分。目的是貫徹落實“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國家戰略,推進廣州市“國際科技創新樞紐”建設,為高新企業吸納技能人才。
設置職住區域導向指標,明確:“(1)申請人居住地由越秀區、海珠區、荔灣區、天河區轉移到本市其他行政區域的,每滿一年積2分,最高積10分;申請人就業地和居住地均由越秀區、海珠區、荔灣區、天河區轉移到本市其他行政區域的,每滿1年積4分,最高不超過20分。(2)申請人或申請人夫婦共同在從化區、增城區擁有自有產權住房的,積10分。”這一規定是貫徹落實省城市工作會議關于“區分主城區、郊區、新區等區域,分類制定落戶政策”的要求,有助于通過加強落戶引導實施中心城區“抽疏”戰略,使城市人口分布更加合理。
明確現正從事與上述專業技術資格證書、職業資格證書相對應職業工種工作的可予加分。通過分值調整,既體現了對技術能力的要求,又兼顧了對申請人“正在從事該職業”的要求,一方面是確保真正為廣州吸納經濟社會發展亟需的技能人才,另一方面也有效避免出現有些申請人為積分制入戶突擊考證的現象。
在原有基礎上增加了急需工種,廣州市來穗局會同市發改委、市人社局每年修訂印發“積分工種目錄”,將廣州市急需或艱苦行業列入目錄,符合工種目錄的從業人員可以獲得相應積分,為學歷、技能資格等尚未達到人才引進等遷入條件的特殊艱苦行業人員入戶打開一個入戶通道,也為廣州經濟社會厚植“工匠精神”土壤,實現更加精準地吸納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的技能人才。
按繳納“醫療保險”和持“居住證”時間長短進行排名。此項修訂不但是回應社會各界的關注關切,也是以更科學更合理的規則為在廣州長期做出貢獻的來穗務工人員入戶暢通渠道,同時樹立更加鮮明正確的導向,激勵來穗人員真正在廣州“安居”、“樂業”,體現國務院《居住證暫行條例》關于“具有合法穩定就業和合法穩定住所”的有關精神。
據悉,在前兩年積分制入戶申請受理工作經驗的基礎上,今年繼續選擇在來穗人員多、交通便利的街道或者部分區政務服務中心設立積分制入戶受理窗口,全市共設置36個窗口,比去年增加6個,申請人可在居住地所在區就近選擇受理窗口提交申請材料。
市來穗人員服務管理局介紹,今年積分制入戶進一步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簡化了12項申請材料的辦理流程。其中,明確房產、就業登記、社保繳費、個人納稅等11類證明材料不再需要申請人提交紙質材料,改由直接網上填報信息、后臺統一審核;未違反計劃生育證明不再要求申請人回原戶籍地辦理證明,大大節省了申請人辦理證明的成本和時間。
近日,市來穗人員服務管理局將統一印發《廣州市積分制入戶申辦指南》、《積分入戶廣州須知》等宣傳資料,對2016年積分制入戶的政策規定、申請步驟、需提供材料及辦理流程等進行全面詳細的介紹,在各受理窗口、各街(鎮)流動人員和出租屋管理服務中心以及大型廠區、企業免費贈閱。同時,相關資訊也可在市來穗局官方網站(lsj.gz.gov.cn/)、官方微信公眾號(“廣州來穗局”)等平臺獲取。
據廣州市來穗人員服務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積分制入戶申請辦理流程基本與以前保持一致:網上申請→遞交紙質材料→窗口受理→材料初審→審核排名→向申請人公開信息→公示排名→核發入戶卡→申請辦理準遷手續。
2016年積分制入戶受理窗口
(點擊圖片可看大圖)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