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1、盡早獲取知識產權
關于高新企業申報中有Ⅰ類知識產權和Ⅱ類知識產權之分。
其中,企業具有的新品種、國家新藥等歸于Ⅰ類知識產權,在高新企業申報中會給申請人帶來相應較高的分數。此外商標權、域名權、數據庫特別權、商業秘密和科技效果等,對企業來說也是重要的知識產權。
2、事前建立合理的人力資源系統
確定條件要求研制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比例要在10%以上。這就要求企業要建立人力資源系統,經過專業化、系統化的人力資源服務對企業的人力資源進行規劃,制定滿足公司和職工需求的規劃。
3、提早歸集研發費用,建立完善的研發費用臺賬
高新企業申報的作業指引中清晰了研究開發費用歸集的范圍:人員人工費用、直接投入費用、折舊費用與長期待攤費用、無形資產攤銷費用、裝備調試費用與實驗費用、委托外部研究開發費用以及其他費用。
4、及時建立研究開發組織管理制度
高新企業申報的作業指引指出企業研究開發組織管理水平評分占比20%,這就要求企業在日常研制過程中對研制流程的梳理、管理制度的執行、獎勵方針的表現都要有清晰的標準。
5、預先做好科技成果轉化作業
科技成果是指經過科學研討與技術開發所產生的具有實用價值的成果。主成果一般為硬件、軟件、工藝、方法、服務等,副成果一般有標準、專利、論文、圖紙、著作、報告等。
科技轉化效果,是高新企業申報的確定條件中一項高分項,因而,做好這一項作業,是直接可以提升高新企業申報成功率的。
因而,但凡能證明企業實踐進行了研制活動并取得一定效果的材料都應要注意日常搜集與整理,才不至于臨時抱佛腳,資料預備不充分。
·······································································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現在沒有地方的了,在當地科委申請就是國家的,證書號都是國家統一編號。我估計你說的是那種高新區內的科技局所申請的,有的叫小高新,優惠政策只限高新區內。
···································^^····································
肯定是直接申請國家的高新企業比較好。
···································^^····································
建議您直接申請國家級高新,國家級的高新享受到的優惠政策很多的,地方高新沒什么優惠
···································^^····································
一般不跨區域做你去當地的科技局高新處問問,不過還是愿意幫你解惑,他們會給你推薦代理公司的!我們是成都的,一般費用在3-5萬之間(包括審計費用哈),都是有利益關系在里面的撒,不過你不要給錢,所以他們推薦的比較靠譜,過了才給錢,而且是風險代理
·······································································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今年6月1日李克強總理視察煙臺高新區藍色智谷,現場指導金融工作以來,煙臺高新區通過“政金企”三方協作配合和不懈努力,在培育科技企業、優化投融資服務環境等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果,眾多科技含量高、成長速度快、市場前景好的科創企業迅速發展壯大。10月30日,恒豐銀行高新區科技支行作為區內第二家科技銀行正式揭牌,標志著全區綜合性金融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高新區正以“科技+金融”為驅動引擎,加快積聚新一輪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能。
一
金融賦能科技,優化信貸投放,給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資金渴”送去“及時雨”
科技與金融相輔相成、共同發展。科技企業具有高投入性、高技術人才密集性、高成長性的特點,必須依靠金融支持為企業注入持續發展的動力,金融機構也需要充滿市場前景的科技企業提供利潤支撐。為此,煙臺高新區充分發揮金融先行優勢,方便企業信貸獲得,全力推動科技企業發展。
(一)科技銀行陸續揭牌設立,有效降低科技中小企業融資成本。去年,高新區出臺了《科技信貸風險補償資金管理辦法(試行)》文件,出資1000萬元作為風險補償資金,對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提供增信、貸款等融資行為產生的損失承擔有限代償責任,同年,煙臺銀行高新區科技支行作為全區第一家科技銀行正式設立,高新區與中行高新區支行、農行高新區支行、農商行高新區支行以及浦發銀行煙臺分行、工行煙臺分行等分別建立科技信貸合作銀行關系,針對科技型中小微企業融資需求提供信貸支持。今年以來,累計幫助區內14家企業獲得科技信貸貸款25筆,共計9160萬元,提供區級信貸補貼120萬元。10月30日,恒豐銀行高新區科技支行作為區內第二家科技銀行正式揭牌,進一步滿足了全區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通過“金融+科技”聯姻引來資金活水,全力打造煙臺金融服務創新試點戰略高地。
(二)專設知識產權質押產品,探索智力資本型企業輕資產融資模式。為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創新及其成果產業化,進一步拓寬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渠道,深化國家專利質押融資試點園區建設,高新區印發《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管理辦法》,出資1000萬元作為風險補償資金,與中國銀行等10家銀行機構簽訂合作協議設立知識產權質押貸產品,為擁有知識產權的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提供融資服務。通過加強政府、企業、銀行以及評估等融資服務機構之間的協調與銜接,嚴格申報條件,簡化申貸手續,規范操作流程,建立起運轉順暢的知識產權質押貸款運行機制。目前已對煙臺泰利汽車模具有限公司、煙臺航健特鋼精整設備有限公司放款4300萬元,有效緩解了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困境。
(三)信貸周轉金靈活運轉,架起財政“金橋”保證資金鏈接續。為解決科技中小企業流動資金周轉困難,高新區積極開展中小微企業信貸周轉金試點工作,實施科技企業融資“金橋”計劃,密切銀行合作,開展低成本信貸周轉服務,設立8000萬元信貸周轉金,為36家科技型企業提供銀行過橋資金服務超過2億元。特別是在疫情期間,為企業提供2600余萬元轉貸服務資金,防范和化解企業資金鏈斷裂風險,有效緩解了企業壓力,積極幫助企業渡過續貸難關。
二
服務對接實體,細化金融輔導,為政策紅利“直通車”架起“連心橋”
牢牢把握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方向,圍繞解決科技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強力推進金融輔導隊伍建設,優化金融服務模式,暢通金融服務供給渠道,持續提升金融服務中小微企業的能力和水平。
(一)當好“貼心管家”——實現金融輔導員與企業100%對接。從全區銀行業金融機構中選派21名金融專業人員,組成7支金融輔導隊,對口聯系幫扶有融資需求的88家企業。疫情期間,金融輔導員通過電話、實地走訪、蹲點調研等方式,與輔導企業進行對接,對接率達到100%,全面摸清企業復工復產融資需求,通過銀行貸款、擔保融資、信貸周轉金、商業保理等途徑,“一企一策”幫助企業解決融資難題。截至目前,已為企業解決融資需求8112.3萬元,其中,工行輔導隊在服務區內一個勞動密集型建筑企業時,在了解到該企業因受疫情影響較大、急需資金支持后,立即為企業申請460萬元額度的法人快貸,同時為企業申請降低利率、開展線上辦貸等便捷方式,實現首接輔導一個月內順利放貸。
(二)實現“量身定制”——建立“白名單”企業庫開展精準融資服務。為實現區內科技型中小企業分層管理、精準服務,篩選區內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導向、經營發展良好、社會信譽度高的中小微企業,納入中小微企業“白名單”庫。將駐區7家銀行機構納入金融創新服務合作銀行,組織銀行與“白名單”企業逐一開展融資對接。在此基礎上,搭建信用信息平臺,逐步探索將區外銀行機構,特別是管理層級小、審批權限靈活的地方性銀行機構納入金融創新服務合作銀行,適度提高“白名單”企業信貸風險容忍度,完善融資擔保方式,全方位滿足企業融資需求。
(三)打造“藍色金谷”——搭建“政金企”溝通合作平臺。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在藍色智谷等重點園區定期組織不同層面的政企、銀企、政銀座談會或對接會,組建區金融輔導工作協調小組,指導金融輔導隊及時跟進企業經營狀況和融資需求,常態化、精準化、全方位為企業提供金融知識宣傳、政策講解、業務咨詢、融資策劃等服務,實現企業和金融機構的良性對接。截至目前,累計開展對接服務72人次。
三
全程對接資本,重塑業態結構,讓資本賦能產業“連通體”成就“生態圈”
一直以來,高新區不斷豐富融資渠道,加強投貸聯動、保險融資分攤風險機制,培育上市后備資源,多方位提升企業對接資本市場的能力,打造“科技+金融”生態圈,實現創新鏈、產業鏈和資金鏈的深度融合。
(一)下好投貸聯動“先手棋”。引導基金與銀行機構按照市場化原則開展投貸聯動合作,通過制度安排,探索投資收益抵補科技信貸風險,形成股權投資和銀行信貸的聯動融資模式。運用“管委會+基金”的模式,鼓勵社會資本設立產業基金,早在2010年,高新區就已探索設立政府引導基金,通過政府引導基金保本運作、適度讓利等機制帶動私募基金投資及聚集,形成覆蓋企業全生命周期的子基金集群。目前,政府引導基金累計參股子基金11支,認繳出資2.89億元,撬動社會資本16.87億元,對外投資項目45個。
(二)留備保險融資“后手牌”。為降低企業融資風險,充分發揮保險業控制和分散風險的功能,高新區出資300萬元設立風險補償資金,推動開展中小微企業科技創新保險,通過保險機構責任保險、銀行定額貸款、財政給予風險補償等方式,以財政資金杠桿作用,撬動保險機構和銀行助力小微企業融資,通過風險分擔機制提供風險保障,助力科技中小企業創新創業發展。
(三)培育科創板上市“資源庫”。啟動企業上市“三年行動計劃”,成立企業掛牌上市協調推進小組,對全區規模以上企業經營情況進行摸底調查,建立擬上市企業后備資源庫,積極推動上市后備企業規范化改制,累計完成規范化公司改制企業30家,設立各類政策性扶持資金,對后備企業進行梯度扶持。截至目前,已有綠葉制藥香港上市企業1家,泰利汽車模具、華鼎偉業等“新三板”掛牌企業9家,昕諾吉太陽能、勝信數字科技等區域股權交易市場掛牌企業10家,實現融資約1.3億元。
作為山東半島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核心載體和煙臺市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創新試點,高新區正在通過實踐不斷健全融資增信體系、創新金融服務方式、優化金融生態環境,以金融賦能科技,以科技反哺金融,打響“魅力煙臺、智匯高新,藍色智谷、創造高地”品牌,助力全市高質量發展。
(來源:煙臺高新區)
熱點推薦
→ 2020年山東省重點研發計劃(軟科學項目)申報啟動!
→ 注意!2020年度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開始申報
→ 2020年度山東省企業研究開發財政補助資金申報啟動!
→ 2020年度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重大基礎研究項目申報啟動
→ 2020年度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聯合基金項目申報啟動
→ @科技型企業,2020年山東省科技股權投資項目申報開始了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