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祭祖,咬春。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進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來。祭祖主要是在立春當日供奉祖先。咬春指是在立春這一天吃的食物,一般有春餅,蘿卜,春卷等。
句芒神,鞭春牛,躲春。句芒為春神,迎春神。鞭春牛的意義,主要是送寒氣,促春耕。躲春的意思就是不能有口舌之爭,要和和睦睦的過一天。
燂春,祭拜太歲,占氣。燂春是立春跨火堆的傳統儀式。太歲是年中之天子所以不可以犯。這一天,登高觀云,占卜測算,也是一種風俗。
游春,報春,春社。鑼鼓隊和儀仗隊邊走邊舞,鑼鼓喧天,鞭炮齊鳴。這是游春,報春。春社是春天祭祀土地神的日子。
貼字畫,戴春雞,佩燕子,吊春穗兒。主要是貼宜春字畫。母親用布制作一個約三厘米長的公雞,縫在小孩帽子的頂端,這是戴春雞。人們喜歡在胸前佩戴用彩綢剪成的燕子,這是佩燕子。用彩色線纏成各種形態的麥穗兒,吊在小孩和青年人的身上,是祝福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的意思這,是吊春穗兒。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