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克鼎,又稱膳夫克鼎,西周晚期(孝王時期)一名叫克的大貴族為祭祀祖父而鑄造的青銅器。
大克鼎成功入駐國家寶藏特展是因為它是“海內三寶”的其中一鼎,它使用大量變形紋飾,頸部獸面紋,腹部呈波曲紋,大克鼎的形制和紋飾顯示出其莊嚴厚重,給人以威嚴與權力的聯想
大克鼎上面的銘文也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是西周大篆的典范,并且銘文所記的內容也有很高的史料價值。
而大克鼎的今生故事也同樣有價值能讓它入駐國家寶藏特展,它的背后是潘家人世代守護它的傳奇,國家動亂時潘家人一絲不茍的守護它,解放后為了讓它得到更好的保護和更多的人能夠欣賞它,潘家人又把它捐贈給了上海博物館
無論是地位、價值還是流傳經歷,都是大克鼎成功入駐國家寶藏特展的原因,因為它代表了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面對動蕩的局面依然頑強不屈,追求美好穩定的決心。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