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怎樣看待紐約時報補發林徽因訃聞?

    《紐約時報》本應該在60年前發表的訃聞,到現在才發,其中有什么深意呢?下面小編就來談談怎樣看待紐約時報補發林徽因訃聞?請看下文。

    操作方法

    • 01

      《紐約時報》補發的關于林徽因的訃聞,主要是介紹林徽因對中國建筑的貢獻,并指出,之所以補發訃聞是為了“彌補當年因性別歧視造成的遺憾”。

    • 02

      《紐約時報》表示自1851年創刊以來,訃聞一直以白人男性為主,為了彌補遺憾,自今天3月份起,《紐約時報》每周四都會在官網推出“被遺漏的”(Overlooked)欄目,講述一些(已故)女性的故事,這也意味著女性越來越被重視吧!

    • 03

      林徽因出生在1904年,于1955年去世,在林微因生活的年代,女性不受重視,尤其是在中國,那時候的中國還倡導著“女子無才便是德”,所以很多女性都跑去美國讀書。那時候的美國雖然倡導“男女平等”,但是對女性的歧視還是挺嚴重的。林徽因本來要讀建筑系的,因為是女性的原因被拒絕了,最后不得不選擇美術系。

    • 04

      《紐約時報》對林徽因的介紹,讓我們看到了林徽因身為一個嬌弱的女性,在當時艱苦的條件下依然像男人一樣為拯救中國的古建筑而努力,直到生病去世。她的這種不屈不撓的精神是值得人們學習的,身為女性,她是眾多女性該學習的對象,誰說女子不如男,男人能做的,那人一樣能做。

    • End
    • 發表于 2018-04-16 00:00
    • 閱讀 ( 764 )
    • 分類:社會民生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