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移注意力。有時候家里來了朋友,帶了別的小孩子過來串門,想要玩一下寶寶的玩具,寶寶卻是死活不肯讓別的小朋友碰,這時父母是可以適當的轉移一下寶寶的注意力。給寶寶一些平時喜歡吃的零食或者是其他玩具等,讓寶寶放松對那個玩具的注意力,這樣可以暫時的緩解寶寶強烈的占有欲。
交換法。有的小孩對自己的東西有著格外強的占有欲,不喜歡別的小朋友玩,這時父母是可以讓其他的小孩用寶寶沒有的玩具跟寶寶交換玩,這樣能夠讓寶寶對自己的玩具占有欲不那么的強烈,意識到交換玩具是一種互利的方式,不僅可以玩到新玩具,而且自己的玩具還依舊是自己的。
父母不要過于壓制。小孩對自己的所有物特別重視,甚至是到了強烈占有欲的程度,這都是比較正常的情況,父母在糾正孩子的壞習慣時,千萬不能給急于求成的進行壓制,強迫孩子將自己的玩具給別的小朋友玩,這樣的做法只會加劇孩子對玩具的占有欲,而起不到改善占有欲強的效果。
引導小孩認識所有權。許多小孩子是看到喜歡的東西就要占為己有,即使東西并不是自己的也想要帶回家,這時父母應當引導小孩認識所有權。讓小孩知道那個玩具是別人的,我們不能夠隨便拿走,就像是寶寶最喜歡的玩具是寶寶的,不可以被別人拿走。引導小孩換位思考,這樣才能夠放下對那個玩具的強烈占有欲,了解玩具是別人的不可以拿走,如果小孩實在很喜歡,父母是可以適當的時候用那個玩具獎勵小孩。
教導孩子分享。如果一個小孩子的占有欲比較強烈,那么肯定是沒有分享意識,長大之后也可能變得比較自私,父母是應當教導孩子進行分享,讓孩子知道自己的玩具跟小朋友的玩具放在一起,彼此可以玩到更多的玩具,能夠感受到更多的快樂,這樣才能夠改善小孩的強占有欲。
鼓勵孩子進行分享。小孩子在成長的過程當中,會很大程度上受到父母的影響,如果父母平時就比較自私,什么東西都不愿意與人分享,那么可能讓小孩也養成占有欲強的性格,自己的東西不愿意與人分享。父母的鼓勵是孩子前進的最大動力,平時父母應當做出榜樣作用,愿意將自己的東西跟好友分享,這樣才能夠鼓勵孩子與朋友分享自己的玩具,讓小孩的占有欲不那么強烈。
實例教導孩子。小孩子也是有自己的小圈子,在圈子中有受人喜歡的小朋友,也有不受人喜歡的小朋友。當父母發現小孩有著強烈的占有欲時,是可以用實際的例子教導孩子,比如大家都愿意跟那個喜歡分享玩具的小朋友玩,都不愿意跟那個不喜歡分享的小朋友做朋友,實例教導能夠讓孩子更容易明白其中的道理,從而改掉自己占有欲太強的毛病。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