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鐘亦可
編纂|羊缺牙
上茶館,泡杯茶,擺起龍門陣,展兩句言子,的確安閑慘了。
“言子”,重慶方言、各色諺語的集大當作者。別看說起來鄉土味實足,但寄意深摯且活潑形象,用詞詼諧而短小精干。重慶人極其善用“言子”進行明喻暗喻、明諷暗諷,將說話的藝術無縫穿插到擺龍門陣的pk中。
“措辭焦急像角逐,‘言子’又多又怪僻”,作為聞名的“重慶十八怪”之一,重慶話說起來妖艷兒得很,很多多少詞當地人都聽得昏戳戳的,外埠人如果沒點常識儲蓄,就更是云里霧里、滿臉問號。

▲重慶人@陳坤和四川人@屈楚蕭的方言互懟,外埠粉絲一臉懵逼 | 圖片來歷:微博截圖
part.1說半句藏半句,猜也猜不大白
若是說,兩個東海說神聊人打罵是一場小學生“下學別走”的較勁,注心猿意馬會陷入“你瞅啥”、“瞅你咋地”這樣簡單粗暴又直接的車轱轆話中,那么兩個重慶人打罵,就堪稱一場當作年人“紫禁之巔”的試煉。
想吐槽別人做無用功,一句“你這就是瞎子戴眼鏡”,居心隱去了后半句“多余的圈圈”,外人光看前半句,固然知道可能不是什么好話,但一時之間底子很難反映過來。再如“半天空掛口袋——裝風(瘋)”,糊口中常說:“他這人神經得很,半天空掛口袋。”
想說你傻,那就是“珍珠蘸醬油”,短短的五個字就有兩個彎彎繞繞,一是意在言外的后半句“寶得有鹽有味”。但光知道這個還不敷,你還得知道“寶”是什么意思——重慶話里,寶氣是傻乎乎、很好笑的樣子。
良多人都知道重慶話里的“寶批龍”,但其實它還有下一句,完整的讀起來應該是“寶批龍,大分歧”。大意就是“你這樣的傻X,公然和別人紛歧樣”,聽完更氣了有沒有。

像這種一句話繞兩個彎的還有不少:
“癩疙寶舔牛溝子——跳起跳起地舔”,“溝子”重慶話里是“屁股”,整句話現實是在比方一小我出格盡力地沖帶領捧臭腳。
”矮子過河—安了心“,矮子過河,必定被淹了嘛(莫名感受本身躺槍是怎么回事!),重慶話里”淹“和”安“讀音不異,所以才諧音”安了心“,也就是安心要去做某件事。
”巴錯門神——翻了臉“, “巴”,貼的意思,本意指貼錯門神,臉反了,剛好引申為“翻了臉”。
“茶館頭買工具——要水”,重慶言子里將工作辦不當作,或或人處事疲塌,稱為‘水’,有付之流水的意思。
”八兩花椒四兩肉——麻嘎嘎“,指哄人、糊弄人。
“抱雞婆打擺子——又撲又顫”,打擺子原本是得了瘧疾的發病狀況,放在這兒比方好表示、好顯擺。
“罵人要罵得微妙含蓄,比及想過一遍才慢慢憬悟這句話不是好話,讓他笑著的面目面貌由白而紅,由紅而紫,由紫而灰,這才是罵人的上乘。”梁實秋《罵人的藝術》中的句子,是對重慶人battle的最好歸納綜合。
part.2想和重慶人斗言子,先得記清重慶地名
除了上面這些,重慶人還喜好把本地地名跟“言子”扯上了關系,用在糊口中。較場口、豐都、解放碑......每一個重慶人都知道的處所,放進歇后語里面,很是接地氣!
好比“豐國都拉二胡——鬼扯”,豐都素來就有“鬼城”之說,在鬼城里拉二胡,可不就是鬼扯,既點題又能揭示處所特色文化,的確就是造化鐘神秀。
在重慶方言中“糊涂”的讀音與“寶塔”相似,也就有了“傻子當帶領——佛圖關(糊涂官)”,“佛圖關”是取“糊涂官”的諧音;重慶人把“茄”念“缺”,把“溪”念“妻”,所以“茄子溪”就被聯想當作了“缺子妻”,“老光棍——茄(缺)子溪(妻)”
▲重慶佛圖關
較場壩就是一塊全能磚,哪里需要哪里搬。“較場壩的地盤——管得寬”、“較場壩的旗桿——光棍一條”,進可hold住大排場,退可解決小我問題。
聞名景點解放碑和朝天門天然不克不及放過:“解放碑的鐘——不擺了”,“不擺了”,一般指很好、很棒,“朝天門擦皮鞋——有兩把刷刷”。
作為大吃貨城市,“美食+地名”組合的“言子”天然也少不了:
冰粉是一道聞名的重慶小吃,因為放久了的冰粉會從頭融化當作水,所以重慶人就將“隔夜冰粉”與“一碗水”聯系起來構成了“隔夜的冰粉——一碗水”這個言子。除此之外,還有“冠生園的麻餅 ——點子多”、“好吃街的板栗 ——現炒現賣”……
▲重慶街道名字“一碗水”
part.3聽重慶人措辭,請自備3D眼鏡
小時辰寫作文,99%的人都獲得過統一個考語,“不敷活潑形象”,通篇都是“然后”、“然后”,仿佛整本新華字典的精髓都融入在這兩個字傍邊,但會了重慶言子就絕對免除這個懊惱。
你給我一個言子,我還你半集腦補,學重慶話的確是做閱讀理解的最佳速當作大法,一旦理解了,就會為重慶方言的活潑形象而絕倒。

在重慶話出圈的典型詞語中,“擺龍門陣”顯然屬于傳布最廣的扛把子擔任。這個詞最逼真的處所不在于“龍門陣”的瑰麗想象,而在于“擺”這個動詞的神來之筆。
將神龍擺從頭至尾的潤色詞放到聊天扯淡的日常之中,剎時秀出了“平易近間沙龍+底層江湖”的雜糅感,仿佛口技怪杰匯聚一堂的船埠平話。
▲重慶擺龍門陣
”戳鍋漏“概況看來是把鍋底戳漏,但在重慶言子里,它有了兩個引申義,一是指黑暗搞鬼的人;二是指當作事不足敗露有余的人,叫“你這個戳鍋漏”,大意為扯后腿、失落鏈子等等。
通俗話的良多詞,表達清晰意思天然沒問題,但聽起來老是有些“平平”。而重慶言子,則像當作龍年老“Duang”一下散開的頭發,無需特效,自帶3D,不止有杜比環抱的立體聲,還有傳神的擬人化特技,活矯捷現,好像方言口技的大型AR現場。
“弄巴實”是指把事辦好帖,“懸吊吊”是指不穩妥,“冒皮皮”是說愛揄揚,顯得本身很有本領,“醫悶雞”是被人整了還不知道是誰下的手,“落教”是說人課本氣重友誼,“燈晃”就是成天游手好閑不干事的行為,“內部油碟”就是鐵哥們,好兄弟,“幺不了臺”就是不得了了……
▲圖片來歷:微博截圖
在重慶話里,所有能拿來當副詞,尤其是水平副詞的詞,都不簡單。若是你如果按照字面意思去理解,你就,完逑了。
“這本書嘿都雅”
書?黑?仍是hey?還都雅?MDZZ?不不不,此“嘿”非彼“嘿”。
當“嘿”從重慶人嘴里說出來的時辰,仿佛架子鼓敲到最后的那段飛騰,自帶八個八拍的耽誤音節,說出來跟洗腦似的,有一種“嗯她說得真的好有事理哦”的感受。
?▲圖片來歷:微博截圖
“批爆!”
跟“寶批龍”的“批”有關系嗎?判斷沒有。
“批爆”其實約等于收集說話中的“一逼”or“一批”。窮的一逼,富的一逼,黑的一批......可是重慶話里的“批爆”放在這樣就有一種暴力美學的感慨,表達出一種登峰造極畫面感。
不外,重慶話在外萬萬不克不及隨便胡說,否則……請看來自@山城hot 分享的《兩個重慶人去天安門耍的故事》:
(兩小我因為對海說神聊京地輿情況不熟悉,于是拿到地圖研究。)
甲:“我們先殺到天安門,然后再殺到中南海。”
乙:“要得,我們就按照你說的,一路殺過切。”
不幸被同車群眾舉報,下車后即被扭送大公安機關。
交接N小時環境后才被放出來后,兩人來到天安門。
甲:“適才你浪個不開腔(槍)哎?”
乙:“你都不開腔我浪個敢開嘛?”
話音剛落,又被廣場群眾扭送大公安機關。
一周后兩人走出看管所大門,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這哈安閑老,包包都遭整空老,哪點去搞點槍彈撒?”
門口的武警沖上來將兩人按倒在地,又扭送了進去
全國各地每個城市歇后語浩繁,但只有重慶成長出了“言子文化”,有了響當當的名號,跟重慶方言的當地普及率有極大的關系。
當吳語、粵語都在憂心傳承的時辰,在一項全國6-20歲群體中利用方言的調查中,重慶人以接近百分之百的比率榮登榜首。這種不曾發生方言斷層的說話社會情況,讓重慶言子兒的利用可以或許更完整的傳承下去。

?重慶口音里沒有“zh ch sh”和“z c s”的區別,也沒有“n”和“l”的區別,再加上“f”和“h”發音紊亂,可以說是獨一一個讓胡建人感受到本身被尊敬的處所,這種不飄準的發音也為重慶人毫無阻礙地互飚各類言子,締造了絕佳的先天前提。

“重慶言子”最能反映重慶人的性格。詼諧,是“重慶言子”最較著的特點。兇起來像貓生氣,“貓剎”得很;腦子笨,不靈光是“方腦袋”;做人不講事理,就像是那橫行的螃蟹,“打橫耙”……在重慶人的辭書里,沒有什么是不克不及拿來打例如的。
勒就是霧都,又颯又嬌。
你家鄉有什么很是有特點的歇后語
接待在評論里分享

[1]申小龍.漢語與中國文化[M].復旦大學出書社,2003年版,319.
[2]楊曉蓉.重慶方言俚語鄙諺集釋[M].重慶出書社,2006年版
[3]文燦,張興華.重慶方言熟語調查研究[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7)
[4]王淵,重慶動物俚鄙諺中的文化現象[J],文學教育,2009(12)
[5]“你啷個恁個嘞個也?”的準確用法.[EB/OL].嗶哩嗶哩.2017
[6]重慶話里面一些特別的水平副詞.[EB/OL].新浪微博.2017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