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然想起一件工作。
2002 年我初中結業那年,因為拿到了保送名額,從蒲月起頭根基就不消去黌舍上課了(也是以完整看了那年的宿世界杯)。蒲月某一天,教育局給十幾個保送生發了通知,要大師去某中學幫手閱卷,包午飯,一天還發八十塊。電腦房有空調,還能上彀玩電腦,所以大師都高歡快興去了。
具體是什么測驗,此刻已經不太記得了。但從那個陣仗來看,應該不小。說是閱卷,其實我們要做的工作很簡單——
教員批閱了考卷之后,會在每個部門打分。接下來,會有來自中專的學生(也是廉價勞動力)負責把各部門分數錄入到軟盤里。每張卷子會有兩個中專生自力錄入,也就意味著會有兩套分歧的分數。而我們這些保送生要做的,就是把兩張軟盤先后插進電腦里,用一個已經預裝好的軟件來比對兩張軟盤的分數。若是一致,就 OK,若是紛歧致,軟件就會報錯,申明有人錄入錯誤,發還去重錄。
究竟結果 2002 年,能接觸到電腦的人不多,黌舍機房連外網都上不了,所以工序繁雜也不免。好在根基就是流水線操作,一起頭驚慌失措,但沒多久就逐漸把握了,工作效率也有所提高,很快就能發現不少錯誤。
上茅廁間隙,我聽到負責閱卷的教員拿了我們的陳述之后,便會去另一間房間,把那群中專生罵上一通,讓他們當真起來,而且威脅會按錯誤數目扣津貼。
第二天,可能是越來越諳練的關系,中專生房間的錄入速度越來越快,原本都是我們驗證組等他們的軟盤,期待間隙還能來兩局 CS,此刻他們交來的軟盤都積壓在我們這里了。并且,他們的精確率也大幅提高,錯誤率只有昨天的三分之一。
你們猜,發生了什么?
歸正我們那時沒猜出來。一向到當全國午,一個同窗偶然打開了軟盤里的原始數據,然后發現——所有的分數都是 0。
我們又查了十幾張軟盤,都一樣。
因為所有分數都是 0,所以輸入的速度可以晉升良多;因為所有分數都是 0,所以兩張軟盤上的數據一模一樣,不會報錯。
想出這個本家兒意的人,必定是個天才。而讓這個本家兒意實現的,是所有錄入者。
最后有沒有處置誰我是不知道,歸正工作量又多了兩天,多賺了兩天錢。后往返想起來,這件工作就算我們沒發現,也畢竟會穿幫的——那么多考生都是 0 分,必定會激發追查。
但這種樸實而恐怖的,險惡而智障的糊口聰明,至今還在提醒我,不要高估人類的道德底線與智商下限。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