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一個在美國吃暖鍋的糗事吧。
剛到美國的時辰,頭三天吃得挺 high。牛排、烤雞、蝦、點心、牛奶,可是沒少吃。剛起頭感覺還不錯,雞又肥,奶又噴鼻,配上超大杯的可樂可勁兒造。
到了第三天胃就有點受不住,太油了。
吃的工具,根基就是肉蛋奶,不是油炸、煎,就是抹各類芝士、黃油和醬料。面點甜的不可,什么蛋糕、甜甜圈、派,感受像往嘴里塞糖。不得不服氣這幫老美的味覺。那的中餐也是這個味兒,根基就是甜面醬炒一切。
所以我們后來大部門的吃食都是:便宜西紅柿炒雞蛋面。家鄉味最足。
為了切實的提高糊口質量,我和太太決議本身在爐子上搞暖鍋吃。
我們從華人超市買了各類國內的醬料,六必居的麻醬,王致和的腐乳,又從美國的超市買了各類菜品,可是唯獨羊肉欠好買到。
超市里雞肉、豬肉、牛肉都良多,且種類豐碩,排骨、切片、切塊、切條。唯獨羊肉欠好找。我們轉了好幾家超市,COSTCO 賣整條的大羊腿,可是不管切片,其他超市都沒有羊肉賣。
十分困難找到一家 Publix,不單有羊肉賣,并且管切。這家這個羊肉是羊腿切片,中心帶一塊圓形的骨頭,大要是這個樣子的。
一個盒子里就兩片,估量是煎著或者烤著吃,按照分量賣,兩片我記得是 18 刀擺布。
我問賣肉小哥,是否管切。
賣肉小哥問我,想切當作什么樣的?
我腦子里想的是,這樣:
可是羊肉片用英語怎么說呢!
我想了一下,說:As thin as possible!
小哥說:What?
我看他一臉蒙圈的樣子,我又想了一下,說:thin as paper!
像紙一樣薄,懂了吧!
對方似乎有所貫通,說他可以試一試。
賣肉的貨柜后面是操作間,中心用玻璃離隔,我可以在外面看到小哥切肉。
他掏出了一把刀,彎的。
是這個樣的:
我找不到更合適的圖了,那個刀我感受比這個弧度還要大。
只見小哥先是一刀刀把肉的邊都去失落,把骨頭剔除,然后把肉切當作一個四方塊。
這個過程中他不竭地把一些肉剃失落,一起頭我覺得他要把這些肉都給我,后來發現,他是直接扔了。
最后剩下一個十分完美的四方塊。然后,他起頭按照切生魚片的體例起頭切片。我也記不得是過了十分鐘仍是半小時,總之顛末漫長的一段時候,終于完當作了一片肉的切割。
丟失落的部門起碼得有一半。
那個盒子一個盒是裝了兩片肉,小哥很麻利的把兩片肉搞心猿意馬之后,肉片只有薄薄的一點。于是他又跑出來從貨架上調了一盒肉,拿進去從頭起頭切。
我在心里策畫,一盒 18 刀,兩盒 36 刀,36*7 等于人平易近幣二百五,切了沒有二十片肉,這可真要命。
可是為了不給中國人難看,我沒吭聲,看著他切。漫長的時候曩昔,小哥終于把四塊肉都切當作了片——真的是吃壽司的那種片,然后他問我,這個量夠不敷,還要不要?
我頓時搖頭說不要了。
他就把切好的肉稱重,擺到盒子里從頭打上保鮮膜,貼上價簽,我一看:
四刀多!
小哥把肉遞給我,還一臉意猶未盡的樣子。他問我你確定就要這些嗎?你不再要點嗎?看那個臉色,恨不得要跟我回家看我怎么吃了。
不要!
我看他切得這么辛勞,人又這么憨實,其實是不忍心占他的廉價。那一頓我倆都感覺肉很好,只是可惜太少,誰也沒吃利落索性。再后來吃暖鍋,我們都是買大羊腿凍起來本身切了,再也不敢勞煩這些老美。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