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貼大戰所在的領域,其實都是近幾年新興的產業,借助互聯網的傳播和支持,發展迅猛。但是他的目的是不變的,主要目的都是為了爭搶市場份額和吸引用戶群。
任何補貼大戰都是非常燒錢的游戲,所以參與公司都需要不斷地吸引風投和一輪一輪的融資,將來還有很大可能上市融資。所以這種補貼是不可持續的,投資人敢于投資和承受暫時的虧損,一定是對未來盈利有預期,也看好這個行業的需求。
補貼大戰的最后結果,往往都是形成一兩家巨頭,其他的公司要么在血拼中虧損倒閉,要么被兼并。這有很多例子了,比如2015年初,滴滴和快的合并等。
補貼大戰初看起來,消費者享受了便宜的價格,但俗話說:“免費的才是最貴的”。因為這種便宜都是短期的、暫時性的,一旦補貼結束,形成寡頭運營,價格必然大幅提高,到時候,羊毛出在羊身上,補貼投入的錢最終還是要從消費者身上賺回來。
補貼大戰引起了一系列市場亂象,諸如刷單、延時送餐、消費體驗下降等,更為惡劣的是有些地方還由于競爭引起了斗毆等違法犯罪行為。而且這種補貼沒有規范可言,最終自動停止或者被叫停應該是可以預期的。
單純的價格戰,并不能提升客戶的忠誠度。將來最終將回歸到重視消費體驗,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的正軌上來。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