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菊。重陽節賞菊并不是現代才有的習俗而是自古有之;晉代文人陶淵明在《九日閑居》詩序文中說:“余閑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于言”。這里同時提到菊花和酒。魏晉時期有了賞菊、飲酒的習俗。
飲菊花酒。菊花酒早在漢代就已經問世,魏時曹五曾經贈菊花酒于鐘蹈,寓意長壽。而現在,菊花酒早已發展成為重陽節的驅災祈福吉祥酒。
登高眺遠。明代,皇宮中宦官宮妃從初一時就開始一起吃花糕慶祝。九日重陽,皇帝還要親自到萬歲山登高覽勝,以暢秋志。
吃重陽糕。重陽糕亦稱"花糕",傳統重陽節食品。常見于江浙滬地區,全國各地區不怎么流行。為了美觀中吃,人們把重陽糕制成五顏六色,還要在糕面上灑上一些木犀花,故重陽糕又叫桂花糕。
插茱萸。農歷九月九日重陽節時,秋高氣爽,正是茱萸成熟之時,茱萸被認為能祛病驅邪,所以古人或頭插茱萸枝,或臂佩茱萸囊,登高游興,并把重陽節稱為登高節、茱萸節、茱萸會。
出游賞秋。重陽節處在秋黃時節,我國很多的南方地區依然保留著“賞秋、曬秋”的習俗,極具地域特色。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