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存儲器是一種基于晶體或光聚合物的下一代存儲技術,它與許多其他存儲技術競爭,爭奪未來計算機存儲市場的主導地位,目前正處于研發階段,這意味著已經制造了許多成功的原型,但這項技術仍在改進中,還沒有實現在2006年,200 GB...
全息存儲器是一種基于晶體或光聚合物的下一代存儲技術,它與許多其他存儲技術競爭,爭奪未來計算機存儲市場的主導地位,目前正處于研發階段,這意味著已經制造了許多成功的原型,但這項技術仍在改進中,還沒有實現在2006年,200 GB和300 GB的全息光盤將被商業化。預計在2006年,將有200 GB的全息數據面世,成熟的光盤有望上市,這種型號的磁盤容量將達到4兆字節(TB),即4000GB,足以容納8兆字節,700小時的視頻。

與其他形式的光學數據存儲一樣,全息存儲器使用激光對介質中的數據進行編碼。但是,與使用一系列凹坑和凹槽來存儲數據不同,如一個光盤,全息存儲器被編碼為兩個激光器之間的干涉圖樣。這兩個激光器被稱為參考光束和信號光束。信號光束保存數據,而參考光束通常保持恒定。因為寫入光盤會產生全息圖,一個復雜的三維圖案在水晶里,全息存儲技術利用固有的三維全息術編碼,克服了傳統光學存儲技術的局限性數據,而不是傳統的二維激光讀寫這意味著理論上可以用晶體的整個體積來編碼全息存儲數據,但實際上這是不可能的。但是,任何程度的三維度對于光存儲技術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優勢,足以使全息存儲技術超越DVD和藍光技術。
多重全息圖可以在同一介質中層疊在一起,這種質量被稱為
多路復用。通過改變參考光束的角度,一個全新的圖像可以被編碼并隨后被投射出來。晶體角度的每一個微小變化都會產生一個全新的重建全息圖像,幾乎達到了晶體本身容納信息的極限。全息存儲器是一種與之前不同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