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以太網,也稱為10Base-5、thicknet或yellow Ethernet,是一種早期的網絡硬件形式,旨在將兩個或多個設備連接在一個計算機網絡上。雖然thicknet是最初的聯網標準,但自那以后它已不再受歡迎。更快的發展,更靈活的以太網線已...
厚以太網,也稱為10Base-5、thicknet或yellow Ethernet,是一種早期的網絡硬件形式,旨在將兩個或多個設備連接在一個計算機網絡上。雖然thicknet是最初的聯網標準,但自那以后它已不再受歡迎。更快的發展,更靈活的以太網線已經使它在很大程度上過時了,但是由于它的遠程能力,它仍然有一些用處。

以太網技術是在20世紀70年代初,施樂PARC的這一想法被認為是失敗的。1976年,發明者之一羅伯特·梅特卡夫(Robert Metcalf)成功演示了厚以太網的功能后,說服了三大公司采用以太網技術作為其聯網標準。厚以太網成為一種常用的網絡產品,梅特卡夫的新公司3Com在全球取得了成功。

由于現代軟以太網電纜的興起,Thicknet電纜不再受歡迎。
總線路由圖,用一根同軸電纜將網絡設備連接在一起。每個設備或節點都由一根電纜連接到收發器上,收發器直接連接到以太網電纜上。以太網電纜非常堅固,盡管有些不靈活,使其免受外部損壞。
thicknet的優點之一是可以長距離延伸。一根黃色以太網電纜的最大長度可達1650英尺(500米)。這也允許多達225個單獨的節點連接到以太網中,盡管設備之間的間距必須至少為8.25英尺(2.5米)
Thicknet的優點在于其厚重的涂層使連接絕緣,不僅不受外部損壞,還可防止干擾電子噪聲,這是一些較薄電纜的問題。它也是創建網絡的一種非常簡單的方法,因為單根電纜使整個系統易于規劃。它的長長度有助于任何創建大型網絡的人。
thicknet的問題已經導致它被許多新形式的以太網所超越。線纜的不靈活使移動或更改網絡設備的位置變得困難。當處理來自不同電源的節點時,粗以太網也有困難電壓差會導致潛在的電流回路損壞。這種問題在厚以太網中很常見,較新的技術已經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這個問題。
粗以太網最大的問題可能是簡單的互連過程為整個系統的故障打開了大門。如果電纜的任何部分或任何節點出現故障,整個網絡可能會癱瘓。這可能比任何其他原因都要嚴重,從而減少了厚以太網的使用。
然而,在現代應用中,thicknet發現了作為網絡主干的新用途。黃色以太網通過10個Base-T集線器連接多個獨立的小型網絡,可以創建一個巨大的網絡。這樣,粗以太網在其創建三十年后仍然是聯網過程中的常用工具。

以太網電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