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拉明是一種常用于治療非洲昏睡病和盤尾絲蟲病(又稱河盲)的藥物,是一種無嗅、無味的白色粉末,溶于生理鹽水中,靜脈注射,是治療多種寄生蟲病的有效藥物,從20世紀20年代初就被廣泛應用于此。最近,蘇拉明在某些癌癥的治療中顯示...
蘇拉明是一種常用于治療非洲昏睡病和盤尾絲蟲病(又稱河盲)的藥物,是一種無嗅、無味的白色粉末,溶于生理鹽水中,靜脈注射,是治療多種寄生蟲病的有效藥物,從20世紀20年代初就被廣泛應用于此。最近,蘇拉明在某些癌癥的治療中顯示出了一些前景。

蘇拉明治療可導致一些患者的腎臟損害。
這種藥物在20世紀初由德國化學家保羅·埃利希首次分離出來,世界衛生組織發現,某些以萘為基礎的染料可以部分治療非洲昏睡病,但染料本身的成功率并不高,而且有一個不幸的副作用,即使處理過的牛的肉永久變色,這個結果很有希望,值得進一步研究。1916年,埃利希的一個前同事在染料中合成了一種活性化合物,在20世紀的大部分時間里,蘇拉明已成為治療非洲昏睡病和河盲癥的主要方法。與較新的合成療法相比,蘇拉明仍然是治療非洲昏睡病和河盲癥的常用藥物,因為它的成本較低。

蘇拉明的副作用可能包括腎臟損傷。
蘇拉明通過抑制引起疾病的寄生蟲內的生長因子來治療非洲昏睡病和河盲癥蠕蟲和線蟲產生胰島素、血小板和真皮細胞的能力,這種藥物干擾寄生蟲的能力-取代舊細胞和產生能量的能力隨著能量水平的下降,寄生蟲將面臨最終的靜止和死亡。

蘇拉明治療可能會導致副作用,包括惡心。
自20世紀80年代末以來進行的實驗研究表明,蘇拉明治療與一系列腫瘤生長抑制之間存在聯系。蘇拉明作為一種抗癌藥物的潛在價值在于它能夠減緩轉移性癌癥中無法手術的腫瘤的生長,提高其他癌癥治療的可能效果。試驗還沒有進入臨床階段,主要是由于蘇拉明抑制腫瘤生長的確切機制的不確定性,以及發現這種藥物實際上可以加速某些癌癥的生長。
蘇拉明治療可以產生一些可能的副作用,最常見的是惡心、嘔吐和發癢的皮疹。更嚴重的是,它還可能導致一些人的腎損害,一般不開給有腎臟問題的人,這種藥在極少數情況下會造成腎上腺皮質暫時或永久的損害,過量會導致腎損害,可能導致腎功能衰竭,嚴重的副作用相對較少,在大多數情況下,這種藥物被認為是安全的。

蘇拉明治療可能會引起一些副作用,包括瘙癢皮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