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受人尊敬的俄羅斯政治領袖弗拉基米爾·列寧去世,表面上是由于幾次嚴重中風的影響。公眾對保存列寧尸體的強烈抗議促使布爾什維克政府建造了一座適合公眾展覽的陵墓。當建筑師們爭先恐后地完成陵墓的時候,幾位專家...
1924年,受人尊敬的俄羅斯政治領袖弗拉基米爾·列寧去世,表面上是由于幾次嚴重中風的影響。公眾對保存列寧尸體的強烈抗議促使布爾什維克政府建造了一座適合公眾展覽的陵墓。當建筑師們爭先恐后地完成陵墓的時候,幾位專家在絕密條件下對尸體進行防腐處理,他們的研究成果被認為是有史以來保存尸體最好的例子之一。

列寧的尸體在莫斯科展出;1925年,列寧的尸體在位于莫斯科克里姆林宮外的紅場上的一個相當小但很莊嚴的陵墓里公開展出。成千上萬的俄羅斯人排著隊穿過陵墓,以便很快地看到躺在那里的尸體。在共產主義統治下,參觀列寧陵墓的人一直受到武裝警衛的監視。任何不尊重或不當行為的跡象,在列寧的尸體面前都是不能容忍的。

1989年的共產主義時期,有人質疑是否有必要展示弗拉基米爾·列寧的尸體。
二戰期間,保存下來的尸體被從紅場移走妥善保管,但幾年后又被運回。在1950年代中期的一段短時間內,保存較少的斯大林遺體也被安放在陵墓中。這可能被視為列寧支持者的殘酷笑話,因為列寧早在1922年就試圖讓斯大林下臺。斯大林的尸體后來被從列寧的陵墓中移走,并在別處火化
自1989年共產主義垮臺以來,有人質疑是否有必要保留列寧的尸體,作為專制制度的象征。許多年長的俄羅斯人和游客仍在參觀列寧的尸體,作為前往克里姆林宮和紅場朝圣的一部分,但近年來探視時間縮短了。列寧的尸體定期被移走進行檢查和修復,一些參觀者注意到尸體的可見部分,主要是頭部和手部有蠟狀的質量,這可能表明實際的尸體已經被蠟像取代,或者是防腐人員對原來的尸體做了一些重大的調整。
列寧的尸體確實還在紅場的陵墓里展出,游客們在參觀的時間仍然排著隊。他們是否看到了弗拉基米爾·列寧的真實尸體,還是蠟的替代品,仍有待商榷,雖然用于穩定它的保存技術也被用于保存其他共產黨領導人的尸體,例如中國的毛澤東和朝鮮的金日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