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界,預期收益和標準差是相互聯系的,因為高標準差會降低投資者實際獲得預期收益的可能性。預期收益是以一段時間內的平均收益來衡量的。相比之下,標準差反映的是同一時期內收益與預期收益的差異程度,投資者在決定證券...
在金融界,預期收益和標準差是相互聯系的,因為高標準差會降低投資者實際獲得預期收益的可能性。預期收益是以一段時間內的平均收益來衡量的。相比之下,標準差反映的是同一時期內收益與預期收益的差異程度,投資者在決定證券選擇時,必須了解預期收益和標準差,因為他們必須選擇是否追求高回報,如果回報的風險也相應高在股票市場上使用預期回報這個詞有點用詞不當,因為股票價格最好是變化無常的,最壞的情況下是完全不可預測的。某些投資者可能希望在一段時間內保持一致性,而其他人則可能希望以犧牲暴露為代價來獲得高額回報對風險的容忍度對于投資者如何看待預期收益與標準差之間的關系至關重要,理解什么是風險的關鍵指的是預期收益率和標準差,然后才能探討它們之間的關系。股票的預期收益率是基于其過去幾年的回報率得出的。相比之下,標準差是衡量股票在一段時間內偏離預期收益率的程度隨著標準差的上升,股票與預期收益率不符的可能性也會上升。為了說明預期收益率和標準差之間的聯系,以兩支股票為例,它們都已經存在了三年,而且每只股票的預期回報率都是15%。A股在這三年的回報率分別為14%、15%和16%,而B股在同一三年內的回報率分別為10%、15%和20%。雖然這兩種股票的平均回報率都是15%,從這個例子來看,B股比A股偏離預期收益的可能性要小得多,如果投資者想要一個預期的回報,那么B股就比A股差得多接近15%,風險很小,他應該選擇A股,風險承受能力較高的投資者可能會選擇a股,并希望時機對正方向產生較大偏差,投資者希望承擔多大風險是他或她如何看待預期收益和標準差相對重要性的最終決定因素
-
發表于 2020-08-04 04:02
- 閱讀 ( 2077 )
- 分類:經濟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