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模式是計算機微處理器的一種內存尋址方案和運行狀態。在實模式下,可由程序訪問的內存(通常為隨機存取存儲器(RAM)),不由硬件以任何方式進行管理或緩沖,軟件或基本輸入輸出服務(BIOS)。這意味著程序能夠訪問所有可訪問的內存...
實模式是計算機微處理器的一種內存尋址方案和運行狀態。在實模式下,可由程序訪問的內存(通常為隨機存取存儲器(RAM)),不由硬件以任何方式進行管理或緩沖,軟件或基本輸入輸出服務(BIOS)。這意味著程序能夠訪問所有可訪問的內存地址,而不管內存用于什么目的,并且必須自己管理對內存位置的讀寫的所有方面。使用實模式時會有一些限制,包括可訪問內存的數量限制在1兆字節,因為這種模式下的處理器允許地址只有20位的長度。從實際的角度來看,計算機軟件不再使用實模式,因為它被一種更安全、可擴展、更靈活的尋址模式所取代,即保護模式控制計算機計算機計算機的中央處理器(CPU)是激活實模式的地方,這種模式的大多數方面實際上處理的是用匯編語言編寫的應用程序中常見的問題,因為它們本質上是原子的。基于8086原始體系結構的處理器芯片在通電后開始以實模式運行為早期硬件編寫的程序,盡管這通常需要仿真軟件才能成功。保護模式幾乎完全取代了實尋址,如到了2011年,幾乎沒有編譯器可以編譯一個可以使用實地址的程序,甚至更少的主流操作系統可以運行它。在實模式下,內存基本上是一個單一的線性字節序列,可以自由訪問,地址由16位段地址和4位組成段內的位偏移量,組合時形成完整的20位地址一個程序可以訪問內存中的任何一個點,也可以讀寫任何東西,而不管在哪個位置。這意味著,如果沒有適當的管理和知識,使用真正尋址模式的程序很容易覆蓋操作系統和系統BIOS,觸發物理硬件中斷,或者意外地向外圍設備發送信號。這不僅會導致系統凍結或崩潰,還可能導致數據丟失或硬件物理損壞。隨著處理器體系結構的進步,保護模式最終取代了幾乎所有軟件中的實模式。隨著時間的推移,不需要使用實尋址模式,因為它不能訪問超過1兆字節的RAM,也不能使用超過20位的系統總線,這意味著它只能使用大多數計算機上可用資源的一小部分。真正的尋址也會帶來嚴重的安全風險。編寫使用實尋址模式的程序的少數幾種方法之一是使用匯編語言,并在不會自動切換到的特殊磁盤操作系統(DOS)下執行該程序啟動時的保護模式
-
發表于 2020-08-07 16:35
- 閱讀 ( 937 )
- 分類:電腦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