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們日常接觸到的,本家兒如果玻璃管溫度計和指針式溫度計。
除此之外,此刻的溫度計,還有壓力式、氣體溫度計、電阻溫度計、溫差電偶溫度計、半導體溫度計、熱電偶溫度計、液晶溫度計等,很是多的種類。

●半導體溫度計
不外,最早的溫度計遠沒有這么復雜。
1624年,法國數學家勒雷雄的《數學游戲》一書中,最早呈現了“溫度計”這個詞。
不外,史學家凡是把溫度計的發現,歸功于稍早的意年夜利科學家伽利略。

●伽利略
按照他的學生卡斯特里的記實,1603年伽利略在演講時第一次展示了可以或許測量溫度的儀器:玻璃管一端啟齒,一端是玻璃泡,把啟齒的一端插進水里,加熱上方玻璃泡,冷卻時水就在玻璃管里上升。
玻璃管上可能還標有刻度,因為伽利略在《托勒密與哥白尼兩年夜宿世界系統對話》一書中,已經利用到了“熱6度”、“熱9度”之類的概念。

●伽利略溫度計
伽利略版的早期測溫儀器道理十分簡單,依靠空氣的熱脹冷縮。
不外這種溫度計不會太切確,水柱上升高度除了受溫度影響,還受年夜氣壓強影響。
于是,同期間的歐洲科學家們紛紛起頭研究改良溫度計。
1650年,佛羅倫薩西蒙特研究院的學者們,把伽利略的裝配啟齒封死,上下倒置,管內放入著色酒精,用液體而非空氣的熱脹冷縮來計量溫度。
學者們把嚴寒和盛暑時的最低溫、最高溫作為計溫起止點,再平均朋分刻度。
與現代玻璃管溫度計外表近似、道理不異的“佛羅倫薩溫度計”就此降生了。

●17宿世紀佛羅倫薩的溫度計(左)和濕度計(右)
和佛羅倫薩溫度計同時,英國和法國人也制造出了裝水銀的玻璃管溫度計。
十七宿世紀西方科學家們發現的溫度計,很敏捷地傳布到了中國。
這又要歸功于我知的老伴侶——歐洲布道士。
最早標的目的中國介紹溫度計的,是比利時耶穌會布道士南懷仁。

●南懷仁
順治十六年(1659年),南懷仁來華,供職于近似此刻國度天文臺的海說神聊京欽天監,后升任工部右侍郎。
康熙九年,也就是1670年,南懷仁在海說神聊京制造出溫度計和濕度計,圖示還收入了《新制靈臺儀象志》和《古今圖書集當作歷法典》。
南懷仁的溫度計是連通銅球的U形玻璃管,球內空氣熱脹冷縮時,玻璃管里的水柱隨之起落,U形管一共有十個刻度。
和伽利略溫度計一樣,這種空氣溫度計并不切確,可是對于那時的中國人來說,已經長短常別致的高精尖儀器了。

●南懷仁建造的溫度計
十年后,更切確的法國原裝進口溫度計,又由耶穌會士直接獻給康熙皇帝。
1689年康熙南巡,意年夜利人畢嘉和法國人洪若瀚在江寧制造署行宮,也就是曹雪芹祖父曹寅家,獻上西洋方物12種。
康熙在這12種西洋儀器里,唯獨收下了溫度計和濕度計兩種,余物退回。
黃伯祿的《正教奉褒》記錄說:“這二架驗氣管,萬歲爺要收下,奈途次難帶,師長教師往后遇便送至京師”。

●可托度存疑的江寧織造署回復復興模子
1690年2月,畢嘉和洪若瀚的這兩架儀器正式進駐養心當作為康熙的日常愛用品。
至于它們在平易近間的普及,則是二十宿世紀今后的工作了。
參考資料:
1.潘吉星:《溫度計、濕度計的發現及其傳入中國、日本和朝鮮的汗青》,《天然科學史研究》,1993年第3期
2.陳曦光:《中國古代的測溫手藝和有關熱學理論》,《南京年夜學學報》,1988年第4期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