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大氣中大約含有21%的氧氣。大約44億年前,地殼凝固,形成了許多火山,噴出蒸汽,二氧化碳和氨氣進入天空。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火山氣體的密度已經足夠形成第二個地球大氣層,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氣。雖然有一些氮,但幾乎沒有自由氧。這與金星現在的大氣相似,它是96.5%的二氧化碳和3.5%的氮。此時的地球大氣與金星有著其他的共同點——它的密度是今天的100倍。地表的壓力與1公里(0.62英里)水下的壓力相似
地球有三種不同的大氣當二氧化碳在海洋中溶解并沉淀成碳酸鹽時,地球的大氣開始慢慢變稀薄,這使地球的大部分地區都被覆蓋了一層碳,地球早期的大氣主要由氫和氦組成到35億年前,生命以古生菌的形式出現了。大約27億年前,有一種叫做藍細菌的微生物加入了它們。藍藻是第一種產氧的光致生物,并慢慢開始從大氣中吸收二氧化碳并釋放氧氣。這花了很長時間藍藻真正開始,但是在27億到22億年之間,在古元古代早期,這些微生物把地球的大氣從缺氧(缺氧)的大氣轉變成了有氧(含氧)狀態。這被稱為大氧化,或者更常見的是氧災難氧化事件有時被認為是一場災難,因為對當時活著的大多數生命體來說,氧是有毒的。因此,氧的災難是第一次大規模滅絕之一。然而,作為一個好處,我們得到了另一個地球大氣層,就是我們今天生存所需的大氣層。
440億年前,地球的大氣層與現在的金星大氣相似。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