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美國最高法院出現空缺時,只有經參議院批準任命美國總統才能填補空缺。憲法或其他方面沒有要求被提名者必須有法官或律師的經驗才能成為最高法院法官,盡管在美國歷史上111名法官中,只有11名沒有上過法學院,而且大多數都...
當美國最高法院出現空缺時,只有經參議院批準任命美國總統才能填補空缺。憲法或其他方面沒有要求被提名者必須有法官或律師的經驗才能成為最高法院法官,盡管在美國歷史上111名法官中,只有11名沒有上過法學院,而且大多數都是在18世紀和19世紀的時候,當時不需要法律學位就可以從事法律工作。在美國頂尖的學校中,哈佛法學院的畢業生最多,14歲以后成為最高法院法官,耶魯法學院已經向最高法院派出了10名學生,而哥倫比亞法學院則有7名校友成為最高法院法官。

最高法院的空缺由總統填補盡管沒有正式要求被提名人成為最高法院法官,但審查過程非常緊張,無論是在總統提名之前還是之后。總統的幕僚將盡可能徹底地調查潛在的被提名者,試圖發現和評估任何可能具有破壞性的信息,無論是從候選人的職業生涯還是個人生活來看。總統還將親自面試候選人。一旦被提名,被提名者必須完成參議院司法委員會的一份詳盡的問卷調查,該委員會將舉行聽證會,然后將其提交參議院全體成員進行批準表決

有抱負的最高法院法官應獲得著名法學院的法學博士學位。司法經驗標志著許多后來成為最高法院法官的人的職業生涯,但這樣的經歷是否有助于被提名人的批準還有待商榷。作為批準程序的一部分,被提名人將在司法委員會作證,這是一次非常公開的工作面試。委員會將對被提名人的生平進行詳盡的調查,任何司法活動都將仔細研究,以期發現任何可能引起爭議的偏見或意識形態。例如,在美國,一個持續爭議的問題是墮胎,在批準過程中,參議員們試圖找出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如果墮胎案件提交最高法院,被提名人將投票表決。就他們而言,被提名人一直拒絕具體回答任何試圖決定如何在特定情況下投票的問題,堅持認為這樣做將損害他們的公正性,如果這樣的案件真的發生,因此危害司法程序的完整性。但是,如果被提名人曾在涉及墮胎的案件中擔任法官,那么一方或另一方試圖利用該案件的可能性,以及被提名人在案件中的地位,破壞提名可能是撤回提名或首先將其提供給其他人的充分理由因此,想成為最高法院法官的人,首先應該在高級法學院獲得法律學位,然后從事一個沒有爭議的職業,希望在不引起太多參議員不滿的情況下吸引總統的注意和欽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