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醫生定期測量患者的生命體征,以發現可能出了什么問題。隨著兒童從新生兒到青少年的年齡增長,正常兒童生命體征的定義會發生變化。對于幼兒,許多醫生都認為清醒時的心率應該在每分鐘80到110次之間,呼吸頻率應該在每分...
兒科醫生定期測量患者的生命體征,以發現可能出了什么問題。隨著兒童從新生兒到青少年的年齡增長,正常兒童生命體征的定義會發生變化。對于幼兒,許多醫生都認為清醒時的心率應該在每分鐘80到110次之間,呼吸頻率應該在每分鐘24到40次之間,收縮壓應該在90到105次之間。但是,對于新生兒或更大的學齡兒童,醫生的期望值會略有不同

新生兒的心率比大孩子快。血壓,測量兒童右手臂與心臟的距離,是衡量兒童健康狀況的最重要的生命體征之一。對于最小的兒童-新生兒、嬰兒和幼兒-收縮壓幾乎相同:70比100,87比105,90比105,當孩子們經歷最大的成長期時,這些比率會發生變化,學齡兒童97歲左右,112歲以上,青少年112歲以上128歲。

生命體征監測儀通常在檢查時首先測量呼吸頻率,因為孩子不能哭雖然正常的呼吸頻率會隨著發燒或壓力而增加,但趨勢是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需要的呼吸次數會減少。嬰兒每分鐘呼吸30至60次。到1歲時,嬰兒每分鐘呼吸20至40次,這一趨勢一直持續到大約一年級。學齡兒童的年齡通常在18到60歲之間青少年休息時每分鐘呼吸30次,每分鐘呼吸12到16次心率與呼吸頻率密切相關,隨著壓力增加或發燒,這些兒科生命體征通常被認為是正常的,當嬰兒清醒時脈搏為每分鐘100-160次,睡眠時為每分鐘75-160次。從幼兒到學齡前兒童,最大心率不應超過每分鐘110次,而睡眠時的心率應在每分鐘60到90次之間。然而,青春期后,清醒時的心率在每分鐘60到90次之間,而在睡眠時則為50至90次。其他兒科生命體征對醫生來說很重要,例如身高、體重和體溫。這些指標共同反映了一個孩子的發育是否符合正常預期,以及是否存在任何醫療狀況。異常的體溫、呼吸頻率,心率或血壓可以提示醫生進行測試,以確定中斷的原因

兒童睡眠時的正常心跳為每分鐘75到16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