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廢物通常被收集在有特殊標記的容器中,然后焚燒,以防止疾病傳播通過熱處理進行的廢物管理并不總是廢物的最后階段過程。在某些情況下,該過程產生的廢物化合物符合環境法,并可在填埋場處置在產生大量重金屬化合物的情況下,這些材料必須進一步加工或運輸到能夠在某種工業生產中使用廢物的設施。然而,采用熱法處理廢物的成本被認為相當低,而且主要是人工費用的一個因素截至2011年,廢物熱處理主要有兩種類型。焚燒法用于溫度為2552°至2732°F(1400°至1500°C)的水泥窯中,在這些窯中,碳氫化合物被銷毀或燃燒用作燃料,它也適用于危險形式的生物廢物,如在醫療領域產生的廢物。其他焚燒方法包括在沒有氧氣的情況下分解有機化合物的熱解,以及將相同的化合物與氧氣和蒸汽反應生成合成氣的氣化,合成氣是一種主要由碳組成的燃料一氧化碳和氫氣。自2011年起,熱解吸是第二種熱處理方法,其中化合物被汽化,但不燃燒。該方法可用于現場處理受污染的水和土壤,除去蒸發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并收集起來以供進一步使用或處理。用這種方式處理土壤或水的方法有多種,包括電阻和射頻加熱或注入熱的化合物,如空氣、水,或者是蒸汽。含有極高污染水平的土壤和水,比如來自放射性廢物的土壤和水,通過一種被稱為玻璃化的熱解吸過程進行處理,在這種過程中,材料被改造成一種玻璃,可以去除有機化合物,并捕集金屬和放射性核素。然而,玻璃化是一個昂貴的過程,但是必須在2912°到3632°F(1600°到2000°C)的溫度下進行熱解聚是對廢物進行熱處理的另一種形式,它利用廢棄的生物質和塑料作為原料,加速自然過程,產生化石燃料。在幾個小時的時間里,向廢物施加壓力和熱量,將化合物的分子結構分解成更簡單的分子結構碳氫鏈。最初,熱解聚需要比燃料本身提供更多的能量來制造燃料,直到1996年,在這一過程中的精煉使其經濟可行。據估計,截至2007年,每年至少有3198916噸城市固體廢物(MSW)被西方前三大公司轉化為能源,這只是全球每年實際產生的固體廢物的一小部分,僅中國就產生了21.1萬噸,僅在2007年,日本的城市固體廢物就達到了000噸。據估計,截至2007年,日本在城市固體廢物的熱處理方面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在熱處理過程中,超過4000萬噸的垃圾被處理。熱處理的主要缺點是,盡管有嚴格的控制,但該過程會產生大量劇毒的空氣污染物,如二惡英化合物,汞和一氧化碳。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