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她21歲的時候,瑪雅·林贏得了為華盛頓特區設計越南退伍軍人紀念館的比賽。在1400個由專業建筑師、設計師和藝術家設計的設計中,林的設計被選中了,當時她還在上大學。在爭議和成名中,她繼續設計其他紀念館、建筑、雕塑和...
在她21歲的時候,瑪雅·林贏得了為華盛頓特區設計越南退伍軍人紀念館的比賽。在1400個由專業建筑師、設計師和藝術家設計的設計中,林的設計被選中了,當時她還在上大學。在爭議和成名中,她繼續設計其他紀念館、建筑、雕塑和家具,始終展現出她創造性和獨創性的一面瑪雅林1959年出生于俄亥俄州雅典,是在美國相識的中國移民的女兒。父母都是教授,父親是陶瓷教授,母親是文學教授。瑪雅林的家庭對藝術充滿了熱情,隨著哥哥譚成為一名詩人和教授,林決定接受藝術和建筑兩方面的教育,結合歷史和環境這兩個領域。在耶魯大學學習建筑學的時候,瑪雅林和她的同學聽說了設計一個紀念美國越戰老兵紀念碑的競賽。瑪雅決定紀念碑不應該壓倒分配的土地,而應該成為它的一部分瑪雅·林(Maya Lin)畫了一堵用拋光黑色花崗巖制成的V形墻,上面列出了在越戰中陣亡或失蹤的5.8萬名美國軍人和女軍人的名字她設想了按時間順序排列的名字,林瑪雅希望紀念館既能看到又能有形地提醒那些逝者,而不是一份政治聲明,瑪雅林只是想為一個時代和5.8萬人的逝者建立一個紀念和提醒,她不想在越南戰爭上制造更多的爭議,因為美國在這場戰爭上一直存在嚴重分歧,參戰老兵回國后會遭受嘲弄,有時還會遭遇暴力有人關心一位年輕的亞裔女學生設計越南退伍軍人紀念館,也有人關心馬雅琳的設計,特別是它像是一個在地球上留下的疤痕或是深深的傷口,林堅持她的設計,她認為把所有的名字都寫進去是很重要的,以顯示美國損失的深度。她還認為這個設計很關鍵,象征著一個可以愈合的傷口,但在這個國家的歷史上總會留下傷疤退伍軍人紀念館于1982年在華盛頓特區揭幕,每年有數百萬人參觀。瑪雅林獲得建筑學碩士學位,開了一個藝術工作室,并成家。1989年,她設計了阿拉巴馬州的民權紀念館:一圈黑色的花崗巖,上面寫著在民權運動中喪生的美國人的名字,以及那個時代的重要事件,被流動的水流覆蓋,還設計了田納西州的蘭斯頓休斯圖書館和耶魯大學的婦女餐桌
-
發表于 2020-08-29 07:51
- 閱讀 ( 1043 )
- 分類:社會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