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利弗·斯通是一位電影導演和作家。他在過去20年里創作了一些最發人深省、最具爭議性的電影。他的電影不僅與他本人有關,但是對于整個世界來說;1946年9月15日,奧利弗·斯通出生在紐約市。斯通在耶魯大學學習文科,但僅僅...
奧利弗·斯通是一位電影導演和作家。他在過去20年里創作了一些最發人深省、最具爭議性的電影。他的電影不僅與他本人有關,但是對于整個世界來說;1946年9月15日,奧利弗·斯通出生在紐約市。斯通在耶魯大學學習文科,但僅僅一年就離開了。他曾在英國呆過一段時間在南越的一個老師和一次去墨西哥的旅行中,斯通加入了美國軍隊。那是1967年,隨著越戰的爆發,斯通又回到了越南,這次參加了現役戰斗任務。

奧利弗·斯通憑借《午夜快車》獲得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奧利弗·斯通因在戰火中的非凡英勇行為而獲獎。他將把自己在戰爭中的經歷作為他最具個人色彩的三部電影的基礎。他的越戰三部曲從不同的角度看待戰爭。
柏拉圖(1986),出生《七月四日》(1989年)和《天地》(1993年)都是半自傳體或真實的故事,奧利弗·斯通在成名為電影導演之前,就已經獲得了編劇的贊譽《午夜快車》(1978)獲得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斯通還創作過包括《傷疤面》(1983)、《龍年》(1985)和《埃維塔》(1996)等劇本。除了1997年的《大轉彎》(1997年),奧利弗·斯通都寫過或參與了所有電影的創作奧利弗·斯通的電影總是有一些政治或社會學的主題貫穿其中,無論是《肯尼迪》(1991)、《華爾街》(1987)或《天生殺手》(1994),他的電影都深入地審視了社會的長度為了達到一個目標,斯通經常被指責反對美國政府。評論家稱,斯通的憤怒有時會玷污他對電影主題的偏見,斯通證明了他在《肯尼迪》和《尼克松》(1995)等電影中所做的每一個主張都有事實證據。從風格上講,奧利弗·斯通的電影通常包括各種形式的拍攝。分屏,在奧利弗·斯通的許多電影中都可以看到動畫和黑白。他的一些電影在視覺上令人驚嘆,沒有一部可以說是平庸的。至少,他的電影讓觀眾更多地談論和思考他們生活的世界2006年,奧利弗·斯通執導的電影《世貿中心》是最近上映的以"9·11"恐怖襲擊為主題的少數幾部電影之一。世貿中心通過兩名紐約警察的眼睛,對襲擊事件進行了敏感的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