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最初是用黑膠唱片錄制的蠟盤以恒定的速度旋轉,而一根鋒利的針從外緣向內側刻出一個凹槽。錄音過程中產生的振動會使針在移動時振動,重現原始聲音或樂器的聲波。這種蠟盤用作金屬制主盤的模型乙烯基塑料隨后被熔化,并與主盤一起注入機器中。當金屬盤被壓入柔韌的乙烯基時,凹槽會被精確地重建出來。唱機的針會在凹槽中拾取振動模式,而電子放大器則會為聽者放大聲音。即使播放器關閉,針和唱片的作用仍然可以重現一些聲音。乙烯基唱片流行起來的原因不是儲存和復制。音樂家發現用來保護乙烯基的蓋子和袖子也可以使用出于藝術目的,歌曲可以在12英寸(30厘米)的光盤上編輯成專輯,或者更小的集合可以出現在EPs上,擴展播放的縮寫。專輯中的流行歌曲可以在45轉/分的磁盤上以單曲形式銷售。不幸的是,乙烯基唱片的脆弱性被證明是其商業毀滅。用耐用磁帶制成的盒式磁帶在20世紀70年代變得越來越流行,接下來是CD或CD的革命性數字技術。乙烯基唱片仍以小批量的方式為業余音樂人或使用乙烯基唱片達到"刮擦"效果的表演藝術家而生產許多人把收集乙烯基唱片作為一種愛好,他們更喜歡唱片的有機聲音,而不是沒有效果但音質更完美的CD。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