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原紀是8.5億年前至6.3億年前的地質時期。它發生在埃迪卡拉紀時期之前和托尼安時期之后,是更長的元古代時代的一部分,意思是"原始生命時代"。在希臘語中, 低溫紀 意味著"冰起源"。盡管冰并非真正起源于冰河紀它無處不在...
冰原紀是8.5億年前至6.3億年前的地質時期。它發生在埃迪卡拉紀時期之前和托尼安時期之后,是更長的元古代時代的一部分,意思是"原始生命時代"。在希臘語中,
低溫紀意味著"冰起源"。盡管冰并非真正起源于冰河紀它無處不在,冰川可能從一個極點延伸到另一個極點。一個被運到那個時代的人可能已經能夠繞著地球一路滑雪。冰河紀是過去十億年中為數不多的以一種物質或概念(在這里是冷的)命名的地質時期之一,而不是以一個現代的地區命名發現了這一時期的化石(例如,侏羅紀是以朱拉山脈命名的)。
![]()
一位女士在冰河紀時期至少有兩個主要的冰河期,可能多達四個。在赤道古緯度的冰河紀地層中有冰河沉積(特別是,剛果(Congo)和卡拉哈里克拉通(Kalahari cratons)導致許多科學家考慮"雪球地球"(Snowball Earth)——一個如此寒冷以至于海洋凍結成固體的行星的可能性。這在科學界引起了大量爭議。許多科學家懷疑完全凍結的海洋的地球物理可行性。已經進行了模擬,但這樣的計算方法推高了可用計算能力的極限,有時需要進行徹底的簡化假設。例如,有一項研究忽略了大陸的存在。一些科學家持中間立場,主張"泥球地球"的設想,即海洋被大量海冰覆蓋,但并沒有完全凍結到底部,在冰原紀,兩次確認的主要冰川是斯圖爾特冰川(7.6億年前至700萬年前)和馬里諾/瓦朗格冰川(710/650至635 Ma)在這些冰川時期,全球平均溫度至少下降了20℃,從22℃(71℉)下降到2℃(37℉),可能更低得多,降到了-30℃(-22℉)以下,兩極的溫度可能很低,二氧化碳可能已經凍成了干冰,它的冰點為-78.5°C(-109.3°F)。干冰是火星極地冰蓋的主要組成部分。生命早在冰原期之前就存在,并且顯然在這一時期存活下來。植物、動物和真菌都存在,盡管幾乎完全是單細胞形式。有證據表明微生物下面有小洞穴墊子,可能是由簡單的多細胞生物制造的。在低溫成冰期之前,人們已經發現了大量和多樣性的小型有機化石,但它們都在這一時期崩潰了。它們是從低溫成冰沉積物中分離出來的,只是數量不多或種類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