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復雜性是計算復雜性理論和算法信息理論的基本思想,在形式歸納中起著重要作用能產生字符串的最短和最有效的程序。雖然有無限多的程序可以產生任何給定的字符串,但一個程序或一組程序總是最短的。沒有算法可以找到輸...
算法復雜性是計算復雜性理論和算法信息理論的基本思想,在形式歸納中起著重要作用能產生字符串的最短和最有效的程序。雖然有無限多的程序可以產生任何給定的字符串,但一個程序或一組程序總是最短的。沒有算法可以找到輸出給定字符串的最短算法;這是計算復雜性理論的第一個結果之一。即使如此,我們也可以做出一個有根據的猜測。這個結果(字符串的計算復雜性)對于證明可計算性非常重要。因為任何物理對象或屬性在原則上都可以用一串比特描述為接近耗盡,對象和屬性可以說也有算法的復雜性。事實上,將現實世界中的對象的復雜性降低到生成對象作為輸出的程序,是看待科學事業的一種方式。我們周圍的復雜對象往往來自三個主要的生成過程:涌現,進化論和智能論,每一種方法產生的對象趨向于更高的算法復雜度。計算復雜性是理論計算機科學中常用的一個概念,用于確定計算各種數學和邏輯問題的解決方案的相對難度。超過400個復雜性類存在,并且不斷地發現額外的類。著名的P=NP問題涉及到其中兩個復雜類的性質復雜度課程包括的問題遠比任何一個人在數學到微積分中可能遇到的問題都要困難得多。在計算復雜性理論中,有許多可以想象到的問題需要幾乎無限的時間來解決。算法復雜性和相關概念在20世紀60年代由幾十個研究者Andrey Kolmogorov、Ray Solomonoff和Gregory Chaitin在60年代后期利用算法信息理論做出了重要貢獻,最小消息長度原則與算法復雜性密切相關,為統計歸納推理和機器學習提供了大量的基礎。
-
發表于 2020-09-18 03:20
- 閱讀 ( 781 )
- 分類:科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