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網上有不少網友問我,審計報告能不能自己做啊?怎么弄?聽了這樣的問題總是哭笑不得,今天就這些問題給大家做一個審計的基礎知識的鞏固,順便回答大家的一些疑問!
首先審計報告能不能自己做?答案是不可以,如果說你的報告要起到鑒證作用比如說你要把這個報告用作招投標、報送稅務局的審計報告都需要找到具有資質的審計公司,自己弄是不具有相關的法律效力和鑒證作用的,只能是作為自己的一個參考,再一個審計報告涉及很多的審計知識,如果你不清楚,那你是沒有能力做出來這個審計報告的,再一個只有具有相關從業證書的稅務老師才有權利出具報告,你沒有證書是沒有辦法出審計報告的。
再來看看第二個問題,審計報告如何弄?這完全是一個小白的問題,首先需要我們知道自己想要出具哪一種審計報告,再去咨詢相應的審計公司進行溝通,告知審計的需求,準備相應的審計材料,審計公司會依據你的審計需求出具相應的審計報告,如果說你想要自己去弄,還是算了吧,畢竟這個東西是需要一定的知識儲備。如果說你是什么也不懂得小白,那么你需要提前在網上先對相關的審計做做功課,起碼在和審計公司殺價的時候可以砍砍價,可以多咨詢幾家然后找一家砍砍價,還需要綜合的比較一下這些公司的實力,可以通過辦公地址,人員配備等方面。
第三個問題,審計是干什么的?這要是放在高考這就是一道送分題啊,首先審計的第一個作用就是鑒證作用,出具的審計報告是對公司稅務狀況以及財務狀況的證明,例如驗資報告,第二個就是用來核查企業內部存在的問題,比如說財務審計,這種審計一般是給投資者和股東看的,因為股東和投資者不知道公司運營的實際情況,所以為了了解企業的實際經營情況。如果說公司需要出具一份鑒證報告那么基本上可以找一家普通的審計公司就可以,如果說公司想審查內部問題,那么就需要找比較專業的事務所。
通過上面的講解,小編覺得大家對上述基本問題都了解清楚了,最后還是希望大家在平時多多學習相關的知識,才能應對這快速發展的時代。
·······································································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審計報告是注冊會計師根據獨立審計準則的要求,在實施審計工作的基礎上出具的、用于對被審計單位會計報表發表審計意見的書面文件。審計報告是審計工作的最終成果,具有法定證明效力。審計報告應當包括下列基本要素:①標題。②收件人。③引言段。④范圍段。⑤意見段。⑥注冊會計師的簽名及蓋章。⑦會計師事務所的名稱、地址及蓋章。⑧報告日期。
···································^^····································
以下企業需提交由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審計報告: ①一人有限責任公司; ②上市股份有限公司; ③從事金融、證券、期貨的公司; ④從事保險、創業投資、驗資、評估、擔保、房地產經紀、出入境中介、外派勞務中介、企業登記代理的公司; ⑤注冊資本實行分期繳付未全額繳齊的公司; ⑥三年內有虛報注冊資本、虛假出資、抽逃出資違法行為被工商部門查處過的公司。
···································^^····································
你好,一般來說,公司審計的費用有以下標準。 1.2萬元以內的按基準價執行,不得下浮收。 1.2—3萬元的可以按基準價下浮15%,下浮后低于1.2萬元的按1.2萬元收。 3—5萬元的可以按基準價下浮20%,下浮后低于2.55萬元的按2.55萬元收。 5—8萬元的可以按基準價下浮30%,下浮后低于4萬元的按4萬元收。 8—12萬元的可以按基準價下浮40%,下浮后低于5.6萬元的按5.6萬元收。 12萬元以上的在不低于7.2萬元的前提下,自行協商確定。
·······································································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2020年受疫情影響,給不少企業的經營都造成了極大困難。好在企業家們都迎難而上,仍然在市場格局大變的形勢下,取得了不俗的業績。目前,2020年高新技術企業的申報工作已經結束,2021年又將開啟新一輪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的申報熱潮。
近年來經濟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國家大力扶持高新技術企業發展,越來越多寬松的創業政策,以及增長迅速的高企數量,這無疑會致使高企申報的審查標準越來越嚴格。所以對于想要申報高企認定的企業,一定要盡早開始準備,畢竟準備越多,成功率越高。
2021年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評審將進一步從嚴把控,其主要體現在:
1、企業申報高企當年申請或轉讓的專利、知識產權不予計分,知識產權獲得要有延續性。
如企業所有知識產權獲證的時間都是同一時間段,會被質疑為臨時包裝,不被認可或分數極低。
2、企業系統填報的軟件著作權,區級組織現場考察時要求企業必須進行演示操作,所演示的功能需與系統提交的軟著申請表中描述的功能一致。演示人員必須是參與本項目的研發人員。部分地區要求對軟件的源碼進行修改及功能確認。
3、企業研究開發費用必須“三表一致”。即企業年度所得稅納稅申報表(A104000期間費用明細表)、企業財務報表、研發投入專項審計報告中的企業研發費用數據要求一致。
4、企業核心高新技術產品(服務),須提供對應的合同、發票、知識產權證明。
5、產學研協議的簽訂時間需在2018-2021年,申報當年簽訂的不予計分,且需提供產學研合作的記錄證明(如項目支出的發票及憑證等)。
6、對企業提交的申報材料整體的邏輯性要求越來越嚴格:在專家評審、國家備案過程中,重點考核提交資料中是否體現“研發項目-科技成果-高新技術產品-知識產權-技術領域”之間的相關性。
7、成果轉化、組織管理水平部分考核越趨嚴格:2020年高企網絡評審結果顯示,成果轉化和組織管理水平的得分普遍偏低,只是簡單提供產品合同發票、模板化的制度模板、框架型產學研合作、自建性質的研發機構,都不能獲取專家的認可,或評分較低。
了解完認定評審要求后,再來看看企業如何在遵循以上要求的基礎上,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
提前梳理知識產權情況
一個高新技術企業必須要有自主的核心知識產權。而核心知識產權分為I類和II類。這就要求企業需要盡早梳理旗下目前的知識產權情況,如果未達標,就應該及時利用現有符合申請條件的知識產權,查缺補漏、提前布局。對于得分更高的當屬發明專利,但是相應的申請授權周期長,需要2-3年;其他相應分數低的實用專利和著作權則只需要6-12個月和2-3個月。所以企業一定要盡早規劃好知識產權技術,保證數量和質量同在。
盡快轉化科技成果
知識產權技術梳理完之后,還應當盡快將其轉化為科技成果。科技轉化成果是高企認定的一個高分項。它意指將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轉化為具有實用價值的成果。其主成果一般有硬件、軟件、工藝、方法、服務等,副成果一般有標準、專利、論文、圖紙、著作、報告等。所以企業應該在前期就規劃做好立項評估定位,注重立項管理,建立規范組織管理制度,推動企業形成科技成果轉化,才能使其在評分中拿到高分。
歸集認定研發費用
在高企認定工作指南中,還明確規定了有關研發費用的范圍。其中包括人員人工費用、直接投入費用、折舊費用與長期待攤費用、無形資產攤銷費用、設計費用、裝備調試費用與試驗費用、委托外部研究開發費用以及其他費用。除此之外,還明確指出企業應對研發費用進行單獨列支并單列到具體研發項目。如果企業在前期工作中沒有按項目對研發費用逐項進行歸集、認定,形成規范的科技財務管理體系,那么必然會導致后期有著龐大的工作量,自然也會提高企業申請科研項目資金的難度與風險。
提前建立合理人員結構
除此之外,合理的人員結構也需要提前建立。高企認定條件中明確規定研發人員要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比例要在10%以上。所以企業應當對人力資源進行專業系統的規劃,建立健全的人力資源體系,以此滿足公司和員工發展的需求。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工作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企業一定要研究好高企認定指導工作,按照必要性的指標提前做好規劃,有助于企業提高認定成功率。對于很多沒有充分準備的企業來說,常州市信息化協會和垠坤企服共同舉辦的,2021高企申報專題解讀會正是解決企業燃眉之急的最佳時期!希望各位老板都能夠積極參加,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不僅是一項專業工作,也是一項系統性工程,涉及企業多方面配合,本次活動針對企業不同需求提供不同領域的專業指導服務,高效幫助客戶解決疑難問題。
了解更多可查看垠坤智庫公眾號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