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多少錢?
一般來說,軟件著作權取得證書的時間和費用是依據需要而定,一般正常是2-3個月時間下證書,依據需求情況選擇是否加急,最快是當天出證書,費用比較高,性價比最高的是31個工作日,通過活動參加辦理即可以減免99元;例如原價是399元,那么通過活動減免就是300元就可以辦理軟件著作權登記,再往上加急每五個工作日費用相應增加。
·······································································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第一要看源代碼的資質情況,如果原創性不夠的話,是有一定的申請風險的 第二要看代理機構的資質,現在軟件行業的公司越來越多,其實申報的難度也是越來越大的,這就要看你找的代理機構的資質,不然到時候處理不好被駁回,第二次申報是很難再通過的
···································^^····································
去年10月,一個熟人要我幫他朋友的一個小公司完成一個軟件項目,因為是熟人,所以事先沒有簽訂合同。中途只支付一次差旅費。在我的工作基本完成后,該公司想賴帳。開發的軟件目前已在一家冶金廠在使用,而且還沒有最后驗收。該公司僅僅擁有我開發的業務代碼,沒有系統框架代碼,目前,他們是在我的代碼基礎上作一些完善工作。請問我有辦法討回我應該得到的嗎? 我要咨詢的問題是: 1:如果我在軟件中設置運行限制是否非法?(我與他沒有任何合同關系)?2:我能否申請軟件著作權,然后通過法律手段討回我的合法利益?3:通過法律手段,我的勝訴幾率有多大?4:我應該起訴軟件使用廠家還是這家小公司?5:他的軟件投用在先,我申請著作權在后,這對我勝訴有無影響6:如果要取證,我應該獲取哪些證據 關鍵是證據,你必須證明你是這個軟件的編制人。只要能證明你是這個軟件的編制人,那么除了第一條,問題應該都不大。至于是哪些證據,老大,這是商業秘密啊,你不到去,有怎么能取得到真金。
···································^^····································
、辦理流程 填寫申請表--→提交申請文件--→繳納申請費--→登記機構受理申請--→補正申請文件(非必須程序)--→取得登記證書
·······································································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公司自成立以來,專注于醫療物資的智能管理領域,目前主要為各級醫療服務機構提供醫療物資智能化管理整體解決方案,產品主要包括覆蓋智慧藥房、智慧病區、智慧物流三大板塊的醫療物資智能管理設備及軟件信息平臺。
公司產品目前主要應用于藥品、耗材及其他醫療物資的智能管理,主要應用場景為大中型醫院、社區醫院、醫藥供應鏈服務企業、城市中央藥房、中藥自動集中代煎中心等,同時公司正在積極開拓其他應用領域。
公司自成立以來,始終堅持自主研發、持續創新的發展戰略,已掌握醫療物資智能管理領域軟硬件整體研發能力及多項核心技術。截至本招股說明書簽署日,發行人及子公司已取得56項軟件著作權和377項專利,其中發明專利150項(PCT 國際發明專利1項)。
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1,930萬股,全部為新股發行,原股東不公開發售股份,本次公開發行股票數量占發行后公司總股本的比例不低于25%。
2、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
張銀花直接持有發行人 2,305.50 萬股股份,占發行人股份總數的39.82%, 擔任發行人的董事長、總經理,為單一最大股東,對發行人的財務和經營政策擁有決定權,故張銀花為發行人的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
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艾隆科技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1.96億元、2.39億元、2.91億元和9038.24萬元;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3987.62萬元、5112.95萬元、5355.52萬元和1330.79萬元。
4、擬募資4.77億元,用于4大項目
此次IPO擬募資4.77億元,用于藥房自動化設備生產基地項目、研發中心項目、營銷及售后一體化建設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
公司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順應“智慧醫療”的大趨勢,以技術創新和市場營銷雙輪驅動,以科技立品、品質立命,打造行業知名品牌,為客戶提供醫療物資智能管理的一體化解決方案。公司未來將抓住“互聯網+”和“共享經濟”的浪潮,提升研發實力,拓展多元化應用場景,不斷鞏固和擴大國內市場地位,積極開拓國際市場業務,致力成為國際一流的醫療物資智能管理企業。
1、基本情況
公司成立于 2008 年,專注于 POCT 試劑及儀器的研發、生產與銷售,擁有抗原抗體自主研發生產的生物原料技術平臺,以及成熟的免疫層析及干式生化診斷技術平臺,發展形成了覆蓋毒品檢測、傳染病檢測、慢性病檢測、妊娠檢測、腫瘤檢測、心肌檢測、生化檢測、過敏原檢測八大領域的 POCT 試劑,產品遠銷美國、德國、英國、加拿大、俄羅斯、墨西哥、泰國、印尼及波蘭等多個國家,已成為國內少數幾家在 POCT 國際市場能夠與跨國體外診斷行業巨頭競爭的中國體外診斷產品供應商之一。
本次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1,533.34萬股,占發行后總股本的比例不低于25.00%,均為公開發行新股,公司股東不公開發售股份。
2、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
艾旭控股持有發行人 35.83%的股份,是發行人控股股東。
公司實際控制人為凌世生和姜學英夫婦,凌世生直接持有公司33.50%的股份,姜學英直接持有公司2.67%的股份;兩人通過艾旭控股持有公司 35.83%的股份,通過創圣投資持有公司7.52%的股份,合計持有公司 79.52%的股份。
4、擬募資4.59億元,用于5大項目
此次IPO擬募資4.59億元,用于年產3億件第二、第三類醫療器械、體外診斷試劑、儀器和配套產品建設項目、體外診斷試劑及POCT儀器生產智能化技術改造項目、技術研發中心升級建設項目、營銷與服務網絡體系建設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
公司從事內鏡微創診療器械的研發、生產與銷售,主要產品應用于消化內鏡診療領域,按治療用途分為止血閉合類、EMR/ESD 類、活檢類、ERCP 類和診療儀器類。公司生產的各類微創診療器械與消化內鏡配套使用,兩者相輔相成,共同應用于消化道疾病的臨床診斷和治療。公司秉持“創造、堅持、分享”的核心價值觀,為患者和臨床醫生提供更安全、更高效的內鏡微創診療器械。
“誕生”于達安基因
據悉,安杰思的前身為安杰思基因,由達安基因領頭,自然人章賢駿出資于2010年12月成立,主要從事醫療診斷設備制造。其中,達安基因以現金600萬元出資,持股60%;章賢駿團隊以100萬元出資,同時以技術作價300萬元出資,占40%的股權。
2015年12月,安杰思進行了增資擴股,杭州一嘉作為新股東以1716.13萬元認繳公司股本,達安基因失去了控制權。2016年初,安杰思完成了變更登記,杭州一嘉成為公司的控股股東,張承成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隨著公司的后續增資,達安基因持有的股份不斷稀釋。截至招股書簽署日,達安基因直接持有安杰思13.82%的股份,并通過全資子公司廣州達安基因科技有限公司間接持股5.97%,共計持股17.79%。
截至本招股說明書簽署之日,除實際控制人及其控制的股東外,公司其他股東為達安基因、蘇州新建元、天堂硅谷正匯、廣州達安和寧波道合。
安杰思股東背靠上市公司達安基因、硅谷天堂,企查查數據顯示,公司最終受益人有國務院、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中山大學等。
本次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1,447萬股,且占發行后總股本的比例不低于 25%,本次發行不涉及股東公開發售。
2、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