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隨著知識產權保護的普及率增高,不論是個人還是企業,都越來越重視知識產權,其中,軟件著作權也屬于知識產權中的一種,之前的文章我們了解了軟件著作權的申請流程與申請資料。今天來說一下自己去辦理和找代理機構辦理的區別。
代理機構辦理軟件著作權登記具備三大優勢:
一、辦理速度快、效率高
全環節加急,申報最快下單當天完成;
撰寫材料最快1工作日完成;
收到材料原件當天或次日提交;
審核通過后當天或次日取證;
取到證書后,當天或次日順豐快遞。
二、價格透明
全程價格透明,一次性收費
開發票不收稅點
代打印材料不收打印費(需蓋章文件不能代打印)
證書快遞順豐包郵
材料費、申報服務費、加急費一次性收取
絕無其他費用
三、無需奔波,全程手機跟進
手機全程跟進辦理過程
獨家微信訂單跟進系統
各辦理節點自動短信通知
辦理材料、證書掃描件自己隨時可查
系統預估辦理下證時間
更多商標知識請持續關注成都頂呱呱版權服務。
·······································································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可以向國務院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認定的軟件登記機構辦理登記。 計算機軟件著作權是指軟件的開發者或者其他權利人依據有關著作權法律的規定,對于軟件作品所享有的各項專有權利。就權利的性質而言,它屬于一種民事權利,具備民事權利的共同特征。 軟件著作權人可以向國務院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認定的軟件登記機構辦理登記。軟件登記機構發放的登記證明文件是登記事項的初步證明。辦理軟件登記應當繳納費用。軟件登記的收費標準由國務院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會同國務院價格主管部門規定。
·······································································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文章來源:大連理工大學化工學院
圖1. 基于機器學習的原子貢獻法示意圖
課題組之前和產品設計相關的三項研究成果(計算機輔助分子設計方法(CAMD)、反應溶劑、結晶溶劑)為此次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礎。針對分子設計問題,課題組提出了計算機輔助分子設計方法(CAMD),開發了基于混合整數非線性規劃數學優化模型與分解式求解策略的OptCAMD工具,可離線反向優化設計滿足特定目標函數與性質約束的溶劑分子結構,并已申請軟件著作權:OptCAMD基于數學優化模型的高通量化工分子產品設計軟件(2019SR0734574),批準號[04254458],論文成果發表在JCR一區Computers & Chemical Engineering, 2019, 124, 285-301, doi.org/10.1016/j.compchemeng.2019.01.006,并受邀在Current Opinion in Chemical Engineering期刊(IF = 4.088)發表產品設計綜述文章 (2020, 27, 22-34, doi.org/10.1016/j.coche.2019.10.005)。
關于反應溶劑建模問題,課題組針對液—液均相有機反應與液—液異相有機反應,分別考察了溶劑化效應(化學層面)和傳質作用(物理層面)對反應動力學速率k和反應體系濃度分布的影響,實現了快速、準確、定量調控反應效率的目標,同時也考慮了反應溶劑的惰性問題,利用反應位點模板與基于基團貢獻法的反應熱力學模型,實現快速、準確、定量預測反應溶劑與反應體系(反應物與產物)熱力學平衡常數K的目標,從而判斷反應溶劑是否為惰性。前兩項成果均發表在化學工程領域TOP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2019, 202, 300-317, doi.org/10.1016/j.ces.2019.03.023; 2020, 226, 115894, doi.org/10.1016/j.ces.2020.115894),反應溶劑惰性研究成果發表在化學工程領域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Research and Design (2019, 152, 123-133, doi.org/10.1016/j.cherd.2019.09.018。
此外,關于結晶溶劑建模問題,課題組針對冷卻結晶過程,建立了考慮過程、溶劑性質、產品質量、成本、定價、經濟、環境等因素的大宗產品設計(GPD)模型,針對不同的結晶過程給出相應的模型求解策略,最后以2-巰基苯并噻唑(MBT)結晶過程為例,以純度和收率為目標函數,通過建立并求解GPD模型,最終得到滿足要求的結晶溶劑,該項研究目前實現了工業化應用,研究成果發表在JCR一區Computers & Chemical Engineering, 2020, 135, 106764, doi.org/10.1016/j.compchemeng.2020.106764。
上述研究成果第一作者包括張磊副教授、博士生劉奇磊、博士生柴士陽,通訊作者為都健教授、張磊副教授。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No. 22078041、No. 21808025)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資助(No. DUT20JC41)的支持。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