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近年來,申報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是一件熱門事,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將享有稅收減免、資金補貼、政策支持等等諸多好處。那么,企業要如何才能成功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呢?今天,宏邦就帶大家一起來解讀2020年高企認定的八個條件,讓大家在2020年高企申報過程中快人一步。
一、成立時間
認定條件:企業申請認定時須注冊成立一年以上。
宏邦解讀:對剛成立的新企業,切記要核實好申請認定時企業是否成立滿365天以上。成立不足1年的企業也可預先做好準備,等下一批次的申請。
二、知識產權
認定條件:企業通過自主研發、受讓、受贈、并購等方式,獲得對其主要產品(服務)在技術上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識產權的所有權。
宏邦解讀:
①優先申報和轉讓I 類知識產權,越早完成轉讓越好,這里要注意,已被其他公司用于申報高企的專利不能再次用來申報高企。
②知識產權申請時間較長,發明專利申請周期為2年左右,實用新型專利申請周期為7-14個月,軟件著作權申請周期大概1個月左右,一定要提早準備。
③專利申請切忌扎堆、打包,一次申請數量過多會提高駁回率。
④要依據企業的產品/服務的技術要點搭配知識產權類型。
三、技術領域
認定條件:對企業主要產品(服務)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技術屬于《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范圍;
宏邦解讀:
①注意這里是產品應用的核心技術屬于《領域》范圍,而不是產品屬于《領域》范圍。
②雖然高新技術產品并未強制要求應用核心知識產權,但在撰寫申報材料的時候,要保證每項高新產品都有對應的核心知識產權。
注: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是:電子信息技術、生物與新醫藥技術、航空航天技術、新材料技術、高技術服務業、新能源及節能技術、資源與環境技術、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
四、科技人員
認定條件:企業從事研發和相關技術創新活動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比例不低于10%;
宏邦解讀:
①科技人員是指從事研究開發項目的專業人員。主要包括研究人員、技術人員和輔助人員。
②《管理辦法》明確指出在職人員可通過企業是否簽訂了勞動合同或繳納社保來鑒別,但由于勞動合同可能出現偽造等違規行為,因此社保證明將成為主管部門核實人員情況的主要依據,因此請依法為員工繳納社保。
五、研發費用
認定條件: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實際經營期不滿三年的按實際經營時間計算,下同)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同期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符合相應要求;
宏邦解讀:
①研發項目的確定是企業開展研發費用歸集、項目資料整理的基礎。根據《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與《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以下簡稱《工作指引》)的要求,研發開發活動必須要有一定的創新性和先進性。
②審計報告、企業財務賬、稅務系統三者的研發費用數據必須一致,否則審查很可能會不通過,地方主管部門也不會推薦。
③研發費用需要合法合規歸集,具體想了解的朋友,可在本文下方留言。
六、高新收入
認定條件:近一年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企業同期總收入的比例不低于60%。
宏邦解讀:
①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比是指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與同期總收入的比值。
②除了高新產品須占同期總收入的比例不低于60%外,主要產品應占高新產品50%以上比例,且主要產品必須有對應的核心知識產權;
③總收入統計口徑為:收入總額減去不征稅收入,請不要與銷售收入概念混淆。
七、創新能力
認定條件:企業創新能力評價應達到相應要求。
宏邦解讀:
①高新技術企業創新能力評價,是一個百分制的評分過程,也是高新企業認定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各級指標均按整數打分,滿分為100分,綜合得分達到70分以上(不含70分)為符合認定要求。申請。
②知識產權、成果轉化能力、研發組織管理水平、企業成長性分別占30分、30分、20分、20分;
③知識產權:擁有Ⅰ類知識產權要比只擁有Ⅱ類知識產權得分高,這也是為什么建議企業申報或轉讓Ⅰ類知識產權的原因;
④科技成果轉化能力:成果轉化能力考查“質”和“量”,“質”主要通過企業提供的證明材料的數量和效力判斷,“量”則是專家通過判斷企業提供的成果轉化材料是否有效來裁定,提醒大家不要去購買不明來源的所謂成果轉化證明材料;
⑤研究開發組織管理水平:研發組織管理水平主要考察企業對應科研活動的全方位的管理是否規范,對照《工作指引》中的要求逐一落實改進即可,值得強調的是,擁有經認定的科研平臺和實際執行的產學研合作是提高此項得分的關鍵;
⑥企業成長性:主要看企業近三年財務數據,建議企業朋友提前規劃,盡早確認收入,提高成長性得分。
八、安全、質量與環境
認定條件:企業申請認定前一年內未發生重大安全、重大質量事故或嚴重環境違法行為。
宏邦解讀:
①“申請認定前一年”是指申請前的365天內,存在以上行為的企業請著重核實。
②雖未列入《管理辦法》的八大必要件,但部分地區已開始要求企業提供誠信承諾書,同時數據互通也將讓失信企業無所遁形。所以不要有僥幸心理,提前做好準備,做好功課,申請通過自然水到渠成。
最后,宏邦知識產權提醒: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是一個專業度極高,比較復雜的申請工作,要想將細節都做到位,恐怕還是需要處處留意處處有提點。
如果您有計劃申報2020年高企,卻不知如何申報、如何準備材料、如何規劃知識產權?
歡迎咨詢宏邦知識產權。
·······································································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申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 (一)《深圳市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申請書》 (二)企業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或法人登記證復印件、法人機構代碼證復印件和法定代表人證明書。 (三)經注冊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的本企業上年度財務審計報告和高新技術企業專項審計報告。專項審計報告包括高新技術產品銷售收入和技術性收入明細、高新技術產品利稅明細、開發經費支出明細(包括研發用儀器購置明細、原材料購置、元器件購置、模具開發費、試驗測試費、研發人員工資及費用等)、研發人員名單及學歷證明等科目;申請服務型的還應提供技術服務合同和用戶認可或驗收報告。 當年成立的公司到申請時已達到申請條件的可提供自成立之日起到申請前1個月的企業財務審計報告和專項審計報告。 (四)屬于特殊行業的企業需提供特殊行業許可證或入網證;對生物醫藥、醫療器械、通信等有特殊行業管理要求的高新技術產品,申報時必須提交行業規定許可生產、銷售的必備文件的復印件;若環境污染的項目需提交環保達標證明。 (五)知識產權方面有關證明或可說明技術來源的相關材料(如:專利證書、專利授權使用證明、技術轉讓、技術許可、合作開發、委托開發的合同或協議復印件等證明材料)。 為了幫助評審專家了解情況,申報單位還可以根據項目的具體情況提交下列材料,對申報表和必備材料未充分說明的內容做進一步闡述: (一)市級以上科技產品和技術查新機構出具的查新報告。 (二)產品質量性能測試報告(開發軟件的企業需提供:該產品的軟件需求說明書、系統設計報告、測試報告和用戶試用報告等材料)。 (三)科技成果登記證書以及其他相當的技術證明材料。 (四)用戶使用意見相關材料。 (五)其他相關資料。
···································^^····································
所需資料: 1、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申請書; 2、企業營業執照副本、稅務登記證(復印件); 3、知識產權證書(獨占許可合同)、生產批文,新產品或新技術證明(查新)材料、產品質量檢驗報告、省級以上科技計劃立項證明,以及其他相關證明材料; 4、企業職工人數、學歷結構以及研發人員占企業職工的比例說明; 5、經具有資質的中介機構鑒證的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研究開發費用情況表(實際年限不足三年的按實際經營年限),并附研究開發活動說明材料; 6、經具有資質的中介機構鑒證的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的財務報表(含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實際年限不足三年的按實際經營年限)以及技術性收入的情況表。 辦事流程: (一)企業自我評價及申請 企業登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對照《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第十條規定條件,進行自我評價。認為符合認定條件的,企業可向認定機構提出認定申請。 (二)提交下列申請材料 1.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申請書; 2. 企業營業執照副本、稅務登記證(復印件); 3. 知識產權證書(獨占許可合同)、生產批文,新產品或新技術證明(查新)材料、產品質量檢驗報告、省級以上科技計劃立項證明,以及其他相關證明材料; 4. 企業職工人數、學歷結構以及研發人員占企業職工的比例說明; 5. 經具有資質的中介機構鑒證的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研究開發費用情況表(實際年限不足三年的按實際經營年限),并附研究開發活動說明材料; 6. 經具有資質的中介機構鑒證的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的財務報表(含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實際年限不足三年的按實際經營年限)以及技術性收入的情況表。 (三)合規性審查 認定機構應建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評審專家庫;依據企業的申請材料,抽取專家庫內專家對申報企業進行審查,提出認定意見。 (四)認定、公示與備案 認定機構對企業進行認定。經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上公示15個工作日,沒有異議的,報送領導小組辦公室備案,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上公告認定結果,并向企業頒發統一印制的“高新技術企業證書”。 --高新技術企業資格自頒發證書之日起有效期為三年。企業應在期滿前三個月內提出復審申請,不提出復審申請或復審不合格的,其高新技術企業資格到期自動失效。 --高新技術企業復審須提交近三年開展研究開發等技術創新活動的報告。 復審時應重點審查第十條(四)款,對符合條件的,按照第十一條(四)款進行公示與備案。 通過復審的高新技術企業資格有效期為三年。期滿后,企業再次提出認定申請的,按本辦法第十一條的規定辦理。 --高新技術企業經營業務、生產技術活動等發生重大變化(如并購、重組、轉業等)的,應在十五日內向認定管理機構報告;變化后不符合本辦法規定條件的,應自當年起終止其高新技術企業資格;需要申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按本辦法第十一條的規定辦理。 高新技術企業更名的,由認定機構確認并經公示、備案后重新核發認定證書,編號與有效期不變。
···································^^····································
行政審批內容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與管理(業務咨詢電話:83671304) 行政審批數量及方式 無數量限制,符合條件者即予審批。 行政審批條件 第一條 高新技術企業是指從事以下高新技術及其產品的研發、生產和經營(包括技術服務)的企業,但單純的從事商品經營的除外: (一)電子信息及軟件技術; (二)生物工程、醫藥技術及醫療器械; (三)新材料及應用技術; (四)光機電一體化及先進制造技術; (五)環境保護; (六)新能源和高效節能; (七)航空航天; (八)現代農業; (九)地球、空間、海洋工程 ; (十)核應用技術; (十一)利用先進技術、工藝、設備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及其他先進制造業; (十二)為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提供研發、技術咨詢、技術交易、設計、投融資、外包等服務的高端服務業; (十三)與上述領域配套的相關技術產品,以及適合深圳經濟發展特點的其它高新技術及其產品。 第二條 高新技術是指符合本認定條件第一條所規定領域并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的技術。 高新技術產品是指符合《深圳市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和考核辦法》第四條規定并達到以下條件的產品: (一)符合國際標準、國家標準及行業標準,或經地級市以上技術監督部門認可的企業標準; (二)經地級市以上產品質量檢測機構檢測,質量合格; (三)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第三條 研發型高新技術企業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主要從事本認定條件第一條規定范圍內的一種或多種高新技術及其產品的研發、生產或提供技術服務。 (二)產權清晰,具有獨立企業法人資格。 (三)知識產權歸屬明確。 (四)有銷售收入的企業,其高新技術產品銷售收入與技術性收入的總和占本企業當年銷售收入的50%以上,且企業每年用于高新技術及其產品研究開發的經費支出應占企業當年總銷售收入的3%以上;尚未有銷售收入的企業,每年用于高新技術及其產品研究開發的費用支出應當占企業當年總費用支出30%以上。 (五)企業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科技人員占從業人員總數的30%以上,其中從事高新技術產品研究、開發、技術服務的科技人員應占從業人數總數的10%以上,并有專門的研究開發或技術服務機構。 (六)具有企業章程和嚴格的技術、財務等管理制度。 第四條 生產型高新技術企業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主要從事本認定條件第一條規定領域的一種或多種高新技術及其產品的研發和生產。 (二)產權清晰,具有獨立企業法人資格。 (三)知識產權歸屬明確。 (四)企業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且自產高新技術產品銷售收入占企業總銷售收入的50%以上。 (五)企業每年用于高新技術及其產品研究開發的經費占本企業當年總銷售收入的1%以上。 (六)企業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科技人員占從業人員總數的8%以上,其中從事高新技術產品研究、開發的科技人員占從業人員總數的3%以上,并有專門的研究開發機構。 (七)企業的主要負責人是熟悉本企業產品研究、開發、生產和經營,并重視技術創新的本企業專職人員。 (八)具有企業章程和生產、技術、財務等管理制度。 (九)具有相應的研制、生產條件及產品質量保證措施。 第五條 服務型高新技術企業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從事知識技術咨詢、技術轉讓、技術交易、技術出口、設計、投融資、服務外包等經營活動,以及信息增值服務。 (二)產權清晰,具有獨立企業法人資格。 (三)知識產權歸屬明確。 (四)技術性收入總額占本企業當年銷售收入的60%以上。 (五)企業每年用于高新技術及其產品研究開發的經費占本企業當年總收入的1%以上。 (六)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專業技術人員占從業人員總數的60%以上。 (七)具有企業章程和嚴格的項目、財務管理制度。 第六條 主要從事軟件開發、生產并經本市認定的軟件企業,符合以上申報條件的,按照申報程序提交材料可以核轉為高新技術企業。
···································^^····································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須同時滿足以下條件: (一)在中國境內(不含港、澳、臺地區)注冊的企業,近三年內通過自主研發、受讓、受贈、并購等方式,或通過5年以上的獨占許可方式,對其主要產品(服務)的核心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 (二)產品(服務)屬于《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范圍; (三)具有大學專科以上學歷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30%以上,其中研發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10%以上; (四)企業為獲得科學技術(不包括人文、社會科學)新知識,創造性運用科學技術新知識,或實質性改進技術、產品(服務)而持續進行了研究開發活動,且近三個會計年度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1.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小于5,000萬元的企業,比例不低于6%; 2.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5,000萬元至20,000萬元的企業,比例不低于4%; 3.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20,000萬元以上的企業,比例不低于3%。 其中,企業在中國境內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全部研究開發費用總額的比例不低于60%。企業注冊成立時間不足三年的,按實際經營年限計算; (五)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企業當年總收入的60%以上; (六)企業研究開發組織管理水平、科技成果轉化能力、自主知識產權數量、銷售與總資產成長性等指標符合《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另行制定)的要求。 第十一條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程序如下: (一)企業自我評價及申請 企業登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對照本辦法第十條規定條件,進行自我評價。認為符合認定條件的,企業可向認定機構提出認定申請。 (二)提交下列申請材料 1.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申請書; 2. 企業營業執照副本、稅務登記證(復印件); 3. 知識產權證書(獨占許可合同)、生產批文,新產品或新技術證明(查新)材料、產品質量檢驗報告、省級以上科技計劃立項證明,以及其他相關證明材料; 4. 企業職工人數、學歷結構以及研發人員占企業職工的比例說明; 5. 經具有資質的中介機構鑒證的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研究開發費用情況表(實際年限不足三年的按實際經營年限),并附研究開發活動說明材料; 6. 經具有資質的中介機構鑒證的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的財務報表(含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實際年限不足三年的按實際經營年限)以及技術性收入的情況表。 (三)合規性審查 認定機構應建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評審專家庫;依據企業的申請材料,抽取專家庫內專家對申報企業進行審查,提出認定意見。 (四)認定、公示與備案 認定機構對企業進行認定。經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上公示15個工作日,沒有異議的,報送領導小組辦公室備案,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上公告認定結果,并向企業頒發統一印制的“高新技術企業證書”。
·······································································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嚴查!高企將現場檢查!
不合規,摘帽!
文件里說了啥?劃重點
江蘇省2017年至2019年三年內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以及經外省市認定機構認定、整體遷移入轄區內的高新技術企業。
1、是否按照規定及時報告了與認定條件有關的重大變化情況(如分立、合并、重組以及經營業務發生變化等);
2、更名企業是否按照有關規定及時報告并辦理了相關手續;
3、提交的知識產權、研發費用歸集、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人員等申請材料是否真實、準確、完整,是否符合相關規定;
4、申請認定前一年內以及認定后是否發生重大安全、重大質量事故或有嚴重環境違法行為;
5、是否按時填報年度發展情況報表;
6、企業享受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情況。
(1)企業自查
填報《高新技術企業自查表》并歸檔整理以下資料:
(2)地方科技部門檢查
對《高新技術企業自查表》進行全面檢查,按照不低于5%的比例進行實地檢查。以下這些情況將被取消高新資格:
經企業自查或現場檢查發現不符合認定條件
存在未按期報告與認定條件有關重大變化情況
累計兩年未填報年度發展情況報表
自申請認定前發生重大安全、重大質量事故或有嚴重環境違法行為
此次現場檢查不是江蘇省的獨創,早在2018年,國家科技部對高新技術企業抽查,不合格率居然高達80%。隨后,部分省份開始對高新企業實施現場檢查,那些只有“資料”卻實際不滿足條件的企業紛紛被查處,面臨補稅、加收滯納金的懲罰。
高企嚴查,到底查什么?
2020,嚴查這6個方面
高企檢查主要分為認定前檢查和認定后檢查
年底自查
建議企業從3個方面進行!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