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8月22日,河南省市場監管局召開全省知識產權工作座談會。記者從會上獲悉,河南省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持續發力,截至2018年底累計實現知識產權質押融資56.84億元,2019年上半年新增14.3億元,為緩解中小企業融資困難、推動創新創業發揮了重要作用。 近年來,河南省知識產權創造穩中有進,今年上半年,全省專利申請量為66633件,授權量41637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為14651件,授權量為3813件。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3.72件.全省新增有效注冊商標13.23萬件,在全國排名第8位。新增馳名商標7件,新增地理標志商標5件。此外,截止目前,全省共獲批地理標志產品61個,199家企業獲批使用地理專用標志。 僅2018年全省企業專利申請量就達9.4萬件,在專利申請中的占比達到79.6%,高于全國13個百分點,市場主體創新能力更加突出。 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持續發力。作為獲批國家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重點推廣省,河南省與省財政廳聯合出臺了《河南省專利權質押融資獎補項目管理辦法》,在全省范圍內開展了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巡講和銀企對接活動。截至2018年底累計實現知識產權質押融資56.84億元,2019年上半年新增14.3億元,為緩解中小企業融資困難、推動創新創業發揮了重要作用。 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成功構建,知識產權服務企業的能力進一步提升。目前已設立河南省首支規模為3億元的重點產業知識產權運營基金,儲備項目15個;推動設立鄭州市重點產業知識產權運營基金和鄭州高新產業知識產權運營基金,資金規模均達到2億元, 著力布局知識產權強市群。截至目前,河南省已擁有國家知識產權試點示范城市9家,數量居中西部省份之首;獲批投融資和專利保險試點城市7家。鄭州市獲批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創建市,全國僅10個城市入圍。擁有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工程試點示范縣(區)12家,確定首批河南省知識產權強縣工程示范、試點縣(市、區)26家。擁有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園區2家(鄭州高新區、洛陽高新區)。
(鄭報全媒體記者 李愛琴) 責編: 劉赟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
來源:鄭州日報
·······································································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申請人:吳長來;地址:河南省洛陽市洛陽工學院龍西生活區3號-1-102,郵編:471013。 經過實質審查后被專利局駁回,沒有取得專利權。
···································^^····································
以jp2001-357683、jp2002-265527為公開號檢索到的公開文件分別是jpa_2001357683.pdf和jpa_2002265527.pdf。 另外,如果將jp2002-265527作為申請號來檢索的話,公開文件為jpa_2003220393.pdf。 日本的專利在日本特許廳網站的工業產權數字圖書館中檢索,2000年以后的不需要再轉換年份哦。日文pdf格式的需要adobe reader安裝日語插件。 郵件已發。。。
···································^^····································
···································^^····································
洛陽智博匯達專利信息服務中心 怎么了,有人受騙了。
·······································································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21日,洛報融媒記者從洛陽市市場監管局獲悉,為有效應對疫情,有序推動全市各類市場主體復工達產,做到疫情防控、服務發展“兩不誤、雙促進”。該局下發《洛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支持企業復工達產服務高質量發展的十八條措施》,助力全市奪取疫情防控和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雙勝利”。
■ 簡化行政審批,優化營商環境
推行政務服務“四個辦”,推進“網上辦、不見面”。一是網上辦:引導企業利用“河南省企業登記全程電子化服務平臺”、“河南政務服務網”辦理各項行政審批業務,全面推行“網上辦、不見面”審批。二是掌上辦:下載登錄“豫事辦”APP、“河南掌上工商”APP,通過電腦和手機配合完成企業登記。三是郵寄辦:對企業急需、確有必要的,可通過郵寄遞交材料,審核完成后,也可郵寄證照。四是預約辦:對疑難和特殊事項,可撥打咨詢和預約受理電話,實行特事特辦。對確需到大廳辦理業務的群眾,經預約同意,并嚴格落實防控措施,再由專人引導辦理。
開辟疫情防控“綠色通道”,審批“加速度”。對防控物資、醫療器械、居民生活用品等疫情防控相關企業開辟“綠色通道”,申請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于24小時內通過審核,并領取電子執照。復工復產企業產品凡申報材料“一單一書一報告”符合要求的,可當日核發產品“臨時許可證”;對除危化品外的省級發證產品,做到從申報到領證不超過5個工作日辦理。開通復產企業服務專線,做好預約登記、業務咨詢以及全程電子化操作指導,減少疫情防控期間人員直接接觸,做到“咨詢預約不停班,服務指導不斷線”。
延期特種設備許可證辦理。特種設備生產、充裝單位許可證有效期屆滿不超過6個月的,允許辦理許可延期,延長期限不超半年。對因疫情不能及時申請換證的,申請期限順延至疫情解除后3個月內。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書到期的,復審期限延長3個月(視疫情調整)。疫情期間證書過期的,復審期限順延至疫情解除后3個月內。
拓寬特種設備檢驗渠道,延長相關檢驗周期、電梯維保周期。緊急開辟網上報檢、電話報檢、微信報檢、傳真報檢、郵寄報檢等五種報檢通道。對于醫院等疫情防控相關單位的特種設備,在使用單位采取相應安全措施的基礎上,可以延長檢驗周期。對必須檢驗的設備開辟綠色通道,及時安排檢驗。因疫情防控特殊情形無法進行定期檢驗或不能按期進行定期檢驗的特種設備,可延期檢驗,并在疫情解除后1個月內申報定期檢驗。電梯維保企業可結合電梯使用情況和安全狀況,與電梯使用單位協商一致后,調整或延長現場維保周期,鼓勵通過物聯網、視頻等信息化手段進行遠程檢查維護。
延遲檢測資質認證和工業產品許可證有效期。對有效期屆滿或需要實地核查延續的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證書,順延既有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證書有效期至疫情解除后2個月;對于受疫情影響停產而不能接受實地核查、監督性現場審查或首次監督檢查的企業所持有的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證書,審查組織單位實施暫停等處理的時限,可延遲至疫情解除后2個月。對全市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證書到期、因疫情影響無法復審換證的,延期至疫情解除辦理,期間可開展檢驗檢測向社會出具具有證明作用數據、結果。免費為企業開展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查詢和下載服務;幫助、指導企業制定急需企業產品標準,并在企業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公開。
延期計量標準器具核準復查。疫情期間,先網上申請,無法按期申請計量標準器具核準許可復查、導致計量標準考核證書超期的,可順延至疫情解除后40日內申請復查,按不超期對待。
■ 實施科學精準高效監管,營造良好市場環境
推行多途徑“網上年報”。開通App和微信公眾號,支持市場主體通過聯絡員登陸、電子營業執照登陸等方式登錄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河南)網站填報年報信息,發布年報通告,公開全市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年報咨詢服務電話,做好年報服務。
暢通信用修復渠道。引導企業登錄公示系統上傳申請材料,或通過郵寄、電子郵箱、傳真等方式提交申請材料,推行信用修復網上辦理;對與疫情防控密切相關的企業信用修復申請,優先辦理,特事特辦,急事急辦。
實行包容審慎監管。加強服務型執法,免費為企業提供在線調解、法律咨詢等服務。對因受疫情影響一時無法正常生產經營的企業,不予清理吊銷。推動建立健全適應電商企業發展特點的新型監管機制,實行包容審慎監管,推行“觀察期”管理辦法,通過法規宣傳、行政提示、行政建議、行政約談等柔性監管方式,支持電商企業保障人民群眾生活必需品供應、服務于全市的疫情防控工作。
穩定市場價格。加強價格指導,對疫防物資生產企業使用的非本轄區供應的原材料,明顯超出疫前價格水平的,幫助核查產地價格,在確保穩定供應的基礎上,促進原材料價格合理核定。維護疫情防控、復工復產期間價格秩序,對于捏造散布漲價信息、哄抬價格、串通漲價、囤積居奇、價格欺詐等違法行為,早打早防,維護市場價格秩序。
精準實施食品安全監管。針對疫情防控重點食品安全領域實施精準、高效監管,全面落實“四化”“6S”標準化管理。指導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復產復工前開展食品安全自查,落實主體責任。對復工復產的食品生產企業實施全面監督檢查,督促企業嚴把“健康關”“進貨關”“生產關”“出廠關”。加強對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商場超市等食品銷售主體的監管,強化餐飲經營管理,督促落實崗前健康檢查、采購查驗、網絡訂餐配送“封簽”制度,做好清潔消毒,防止病毒傳播。加大市場抽檢力度,對發現的不合格食品,立即下架、召回,依法立案,堅決從快從嚴從重懲處。加大餐飲服務食品安全培訓力度,通過“舌尖安全網”、“豫食考核”APP、微信平臺等途徑,進行線上培訓、專家直播,組織餐飲服務從業人員學習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知識,提升安全技能。
加強疫情廣告監測。加大疫情防控公益廣告宣傳,做好復工復產企業廣告業務咨詢和指導。嚴禁發布含有涉及“新冠肺炎預防、治療、治愈、偏方”等內容的違法廣告。嚴禁發布含有涉及“野生動物及其制品出售、購買、轉讓”等內容的違法廣告。
促進市場公平競爭。嚴厲打擊仿冒混淆、虛假宣傳等各類不正當競爭行為。以口罩、消毒劑、洗手液、濕巾、常備藥品等日常防護用品,飲料、純凈水、調料等居民生活必需品,以及醫藥公司、醫療機構為重點對象,以農(集)貿市場、商場超市等場所為重點區域,嚴厲打擊仿冒混淆、虛假宣傳、商業賄賂、侵犯商業秘密等不正當競爭行為。
保護消費者權益。進一步加強疫情防控期間消費環境建設,暢通12315投訴舉報渠道,堅持12315熱線24小時值守,全天候受理群眾投訴、舉報和咨詢。積極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涉及市場監管職能領域方面的法律法規及政策咨詢。壓縮12315平臺受理辦結時限。及時受理分轉涉及企業權益的投訴舉報事項,涉及企業投訴舉報案件辦結時限由45個工作日內壓縮至第一時間組織現場調查、即時反饋,全程跟蹤督辦,確保12315企業維權通道暢通無阻、高效運行,穩定企業復工復產。
■ 創新服務措施,減輕企業復工達產負擔
提升專利服務。積極幫助企業申請專利收費減繳備案,擴大減繳受益面。支持企業海外專利布局。指導代理機構提高服務質量,優先服務復產復工企業和涉及防治新型冠狀病毒的專利項目。推動設立質押融資財政風險補償資金,鼓勵中小企業以專利權質押融資。
開辟商標申請綠色通道。優先受理復產復工企業優先審查疫情防控相關類別商標注冊申請,加快審查從事疫情防控物資生產、經營、運輸、銷售和醫療衛生服務的商標申請人提出的與疫情防控直接相關商品或服務項目的申請。加大復工復產農產品企業商標的指導培育,加快申報速度。嚴格審查與疫情相關病毒名、疾病名、藥品名或與疫情相關標志注冊商標的申請。
開展質量提升服務活動。支持、推動復工復產企業采用大數據、互聯網+、智能制造等方式,推廣先進質量管理體系。針對復工復產相關特色優勢產業,指導搞好質量提升和品牌創建,推廣先進質量管理體系,推動質量創新水平提升。
落實動產抵押“網上辦”。支持引導復工復產企業動產抵押在線申請、在線審核、在線公示、在線查詢一網通辦,線上資料完整,承諾當日辦結,提升服務便捷性與企業融資效率,幫扶復工復產企業融資貸款。
搭建抗“疫”金融橋梁。用好用足市局“政銀企”合作平臺,聯合工行、中行、建行等銀行出臺“云義貸和抗疫專項流動資金貸款”“利率優惠”“貸款延期或減免利息”“綠色服務通”等系列惠企、便企、利企措施,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金融政策,深入調研,精準對接,支持企業融資,幫助企業解決資金難題。創建小微企業服務公眾號,宣傳黨和政府在疫情期間的政策,使更多小微企業受益。
洛報融媒記者 李嵐 通訊員 孫懷真
編輯 聶玉婷
微信廣告合作:0379-65233921
【點擊下方圖片立即購買】
▼
點在看讓更多人看到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