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我本身是做高新的技術,我建議可能的話還是去申請,具體條件我就不說。黑中介不在少數。不說清楚風險利弊,隱瞞事實。不同地方收費標準不一樣。不做事就先收1半費用以上的就不用考慮了,說一定能過的一定是騙你的,我做了這么久高新從來不說一定通過,反正過了收費,不過算我的。另外我建議多找幾家中介做對比。至于企業是否需要自己做,我的建議是不要自己做,且不說通過率問題,你單獨做一家高新花費的時間精力成本遠可以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哎,打字打到手酸,有需要再交流吧。。。
+++首先,你舉要了解一件事:高企補貼是否有。就上海地區而言,絕大部分區高企申請都沒有補貼的,只有虹口區有申請通過給10W補貼。那么,為何還有那么多的企業申請高企?很顯然并不是為了政府補貼的。
事實上,申報高企實質上的好處只有兩個:1.減稅!2.企業宣傳。減稅就不多說了,企業所得稅直接從25%減少到15%,足足少了10%的稅,還能說不好嗎?這里主要討論企業宣傳。
何為企業宣傳?說白了就是企業影響力。試想一下,兩家競爭同一個項目,一家是高企,一家是普通企業,如果你是項目負責人,在基本條件一樣的前提下,你會選擇誰?這里就突出了市場對高企的信任度。另一方面,企業在向客戶介紹自己的時候,高企更容易獲得客戶的認同感。
此外,高企也是某些項目的“門檻”。特別是一些招標類的項目,往往高企是申請的必備條件之一。
說了這么多,并不是讓樓主一定要申請高企!主要還是針對性的選擇。
高企的申請也不是那么簡單的,而且一般找的代理申請,代理費也不便宜。插播小廣告:雛鷹網代理申請高新技術企業,不成功不收費。官網:www.chuyingwo.com
企業在滿足申報高企的基本條件后,是否申報高企要基于兩個考慮:企業減稅是否多?企業優勢是否足夠大?企業發展是否需要?
有的企業0利潤甚至虧損,申報高企與否根本不影響納稅(反正都是0)。這個時候花大筆代理費很明顯不劃算。但是如果企業盈利很高,自己算算值不值得吧。
企業優勢的話,有的企業處于剛發展階段,別說跟競爭對手PK,甚至本身制度都尚不完善,相關的人員也沒有齊全,即便申報了高企,也無法迅速的推廣出去。舉個例子,每天客戶只有10個,你就算跟這10個人介紹高企,真正認可你的有多少?因為對手也有可能是高企!但是,如果你每天有100個客戶,即便對手也有高企,但是至少你起點不會輸。
最后就是企業發展了。這不廢話嗎,高企那么好,肯定需要啊?當然不是。大家需要清楚,高企并非優勢最好的!例如樓主提到的微小企業從事軟件開發,其實我覺得條件可以的話,最好申請雙軟企業。雙軟企業的稅務優惠是增值稅17%減少到3%,足足少了14%。基于這點,我認為,企業不能盲目申請高企,而是要看企業今后的發展方向,有針對性的申請。
+++你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高企認定具體有如下幾個好處:
一、稅收減免,企業稅率降低10%,所得稅部分40%減免,并有額外加計扣除;
二、可獲得不同額度的國家資金補貼;
三、申請政府無償資助或扶持資金的必要條件;
四、入圍政府采購名單,業務范圍大幅擴展;
五、招投標加分,政府部門的招投標,優先考慮高新技術企業;
六、為進一步申報科技小巨人(培育小巨人)提供必要條件,爭取更多政策扶持;
七、為上市創造條件,上市后稅收可進一步減免;
八、人才引進,本地戶籍名額引進;
九、企業資質全面提升,提升品牌影響力和企業形象;(官網:www.hongbung.com)
對于小微企業而言,高企的價值不只是在減免企業所得稅,也不是國家補貼,更多的是體現企業的研發水平和財務的規范程度,這對中小型企業的長遠發展有很大的意義。
+++針對你的問題說幾句:
1、就你描述的現在公司狀況,小微企業,對外擴張有限。一般這種企業不是沖著政府獎勵資金是不會申報高新的,畢竟企業納稅有限,基本上都是可以合理避掉的。所以減稅就不是申報高新的目的。就算是想減稅,軟件企業可以做雙軟認證,兩免三減半。再說政府補貼,外省不知道,以河北為例它也是有名額限制的一般的話今年申報高新成功,第二年中旬才會給到企業手里,而且是有名額限制的,只能滿足前多少名。
2、先付款,而且是全款的不要相信,一般代理機構只要一半的費用。超過一般鐵定是騙子不要相信。價格的話這東西沒有成本,需要自己衡量。
3、自己申請的話難度確實有點大,而且是對這方面一無所知,從頭學起的話,不建議這樣,學習成本挺高的,而且通過率沒有把握。
4,軟著是只要花錢就能做的,今天申報第二天下證的都有。
+++外地的不是特別熟悉,但是上海的是非常熟悉了。上海推出了大量的高新政策扶持高新技術企業,新的趨勢疫情情況下的2020年所有企業都更加跟著政策了,上海市作為經濟中心,給了高新技術企業特殊的各類政策,收集匯總2020年上海高新認定的各區補貼政策,針對想申報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企業收藏,目前信息進行詳細匯總,此前,上海市發布的《關于加快本市高新技術企業發展若干意見》中明確提出:到2020年,全市有效期內高新技術企業總量達到1.5萬家左右。到2022年,全市有效期內高新技術企業總量超過2萬家。具體政策信息如下:
1、虹口區
對新認定、新遷入的高新技術企業,最高給予20萬元的獎勵;對再次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給予10萬元的獎勵。
政策依據:《虹口區加快推進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意見》。
2、松江區
對首次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不含進入上海市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培育的企業),給予一次性20萬元獎勵;對遷入我區且在有效期內的高新技術企業,給予一次性 20 萬元獎勵;對有效期滿后重新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每次給予一次性 5 萬元獎勵。
政策依據:《松江區關于加快推進 G60 科創走廊 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的若干政策》。
3、黃浦區
對首次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給予20萬元資助,對再次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給予10萬元資助。
政策依據:《黃浦區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資助操作細則(試行)》。
4、金山區
對首次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給予15萬元政策扶持。
政策依據:《金山四措并舉“實打實”助力高新技術企業發展》。
5、長寧區
對企業首次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首次評估為軟件企業,給予5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政策依據:《長寧區鼓勵科技創新政策的實施辦法》。
6、靜安區
成功認定高新技術企業,區獎勵5萬元。
政策依據:《〈靜安區關于促進科技創新與發展的實施意見〉配套政策細則》。
7、寶山區
對認定(含重新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給予3萬元獎勵。
政策依據:《寶山區科技創新專項資金使用管理辦法》。
8、臨港新片區
對上年度新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的,給予一次性認定支持獎勵25萬元。
政策依據:《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 促進產業發展若干政策和集聚發展 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航空航天產業若干措施》。
9、張江園區
張江分園:對首次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的單位或新引進的高新技術企業,給予25萬元事后一次性支持。
張江核心園:對首次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的單位給予20萬元事后一次性支持。 張江科學城:對首次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的單位給予20萬元事后一次性支持。
政策依據:《關于開展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專項發展資金2020年重點項目申報的通知》,《關于啟動2020年張江科學城專項資金政策受理工作的通知》。
10、崇明區
對新認定的上海市高新技術企業,給予5萬元的一次性資助。
政策依據:《上海市崇明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轉發 區科委制定的推進崇明世界級生態島 建設科技創新實施辦法的通知 》。
11、徐匯區
徐匯園:對首次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的單位給予25萬元事后一次性支持。
政策依據:《關于開展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專項發展資金2020年重點項目申報的通知》。
12、閔行區
閔行區紫竹科學園區對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的單位給予最高20萬元的資助。
13、普陀區
對區域經濟發展作出一定貢獻的高新技術企業,給予其管理團隊3-48萬元的獎勵。
政策依據:《普陀區促進創新創業人才發展實施意見》。
14、浦東新區
首次認定,評定企業對新區的貢獻程度,兩年內每年給予一定獎勵;新引進的,評定企業對新區的貢獻程度,五年內每年給予一定獎勵。
政策依據:《浦東新區“十三五”期間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財政扶持辦法 》。
15、奉賢區
奉賢區莊行鎮:對獲得上海市高新技術企業新認定的,給予4萬元的獎勵;對通過復評的高新技術企業,給予2萬元的獎勵。
政策依據:《奉賢區莊行鎮人民政府關于產業扶持及企業科技創新的實施意見(試行)》。
奉賢區青村鎮:對新認定為上海市高新技術企業的,給予5萬元的補貼;對通過復評的高新技術企業,給予3萬元的補貼。
政策依據:《上海市奉賢區青村鎮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科技創新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意見(試行)》。+++
···································^^····································
首先,你舉要了解一件事:高企補貼是否有。就上海地區而言,絕大部分區高企申請都沒有補貼的,只有虹口區有申請通過給10W補貼。那么,為何還有那么多的企業申請高企?很顯然并不是為了政府補貼的。
事實上,申報高企實質上的好處只有兩個:1.減稅!2.企業宣傳。減稅就不多說了,企業所得稅直接從25%減少到15%,足足少了10%的稅,還能說不好嗎?這里主要討論企業宣傳。
何為企業宣傳?說白了就是企業影響力。試想一下,兩家競爭同一個項目,一家是高企,一家是普通企業,如果你是項目負責人,在基本條件一樣的前提下,你會選擇誰?這里就突出了市場對高企的信任度。另一方面,企業在向客戶介紹自己的時候,高企更容易獲得客戶的認同感。
此外,高企也是某些項目的“門檻”。特別是一些招標類的項目,往往高企是申請的必備條件之一。
說了這么多,并不是讓樓主一定要申請高企!主要還是針對性的選擇。
高企的申請也不是那么簡單的,而且一般找的代理申請,代理費也不便宜。插播小廣告:雛鷹網代理申請高新技術企業,不成功不收費。官網:www.chuyingwo.com
企業在滿足申報高企的基本條件后,是否申報高企要基于兩個考慮:企業減稅是否多?企業優勢是否足夠大?企業發展是否需要?
有的企業0利潤甚至虧損,申報高企與否根本不影響納稅(反正都是0)。這個時候花大筆代理費很明顯不劃算。但是如果企業盈利很高,自己算算值不值得吧。
企業優勢的話,有的企業處于剛發展階段,別說跟競爭對手PK,甚至本身制度都尚不完善,相關的人員也沒有齊全,即便申報了高企,也無法迅速的推廣出去。舉個例子,每天客戶只有10個,你就算跟這10個人介紹高企,真正認可你的有多少?因為對手也有可能是高企!但是,如果你每天有100個客戶,即便對手也有高企,但是至少你起點不會輸。
最后就是企業發展了。這不廢話嗎,高企那么好,肯定需要啊?當然不是。大家需要清楚,高企并非優勢最好的!例如樓主提到的微小企業從事軟件開發,其實我覺得條件可以的話,最好申請雙軟企業。雙軟企業的稅務優惠是增值稅17%減少到3%,足足少了14%。基于這點,我認為,企業不能盲目申請高企,而是要看企業今后的發展方向,有針對性的申請。
···································^^····································
你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高企認定具體有如下幾個好處:
一、稅收減免,企業稅率降低10%,所得稅部分40%減免,并有額外加計扣除;
二、可獲得不同額度的國家資金補貼;
三、申請政府無償資助或扶持資金的必要條件;
四、入圍政府采購名單,業務范圍大幅擴展;
五、招投標加分,政府部門的招投標,優先考慮高新技術企業;
六、為進一步申報科技小巨人(培育小巨人)提供必要條件,爭取更多政策扶持;
七、為上市創造條件,上市后稅收可進一步減免;
八、人才引進,本地戶籍名額引進;
九、企業資質全面提升,提升品牌影響力和企業形象;(官網:www.hongbung.com)
對于小微企業而言,高企的價值不只是在減免企業所得稅,也不是國家補貼,更多的是體現企業的研發水平和財務的規范程度,這對中小型企業的長遠發展有很大的意義。
···································^^····································
針對你的問題說幾句:
1、就你描述的現在公司狀況,小微企業,對外擴張有限。一般這種企業不是沖著政府獎勵資金是不會申報高新的,畢竟企業納稅有限,基本上都是可以合理避掉的。所以減稅就不是申報高新的目的。就算是想減稅,軟件企業可以做雙軟認證,兩免三減半。再說政府補貼,外省不知道,以河北為例它也是有名額限制的一般的話今年申報高新成功,第二年中旬才會給到企業手里,而且是有名額限制的,只能滿足前多少名。
2、先付款,而且是全款的不要相信,一般代理機構只要一半的費用。超過一般鐵定是騙子不要相信。價格的話這東西沒有成本,需要自己衡量。
3、自己申請的話難度確實有點大,而且是對這方面一無所知,從頭學起的話,不建議這樣,學習成本挺高的,而且通過率沒有把握。
4,軟著是只要花錢就能做的,今天申報第二天下證的都有。
·······································································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高新的優惠政策(國函[1988]74號): 1 企業所得稅減免10%,按照15%征收(一般企業按照25%征收) 2 高新技術企業是申報其他政府專項資金的必要條件 3 高新技術企業是市場競爭的重要資質,對于企業社會影響力具有重要作用。 4 企業研究開發投入可以進行研發費用確認享受所得稅加計扣除優惠。 5 企業經過技術合同登記的技術開發、技術轉讓合同可以享受免征營業稅優惠。 企業需要具備的能力: 1 產品(服務)屬于《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范圍; 2 企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發明專利或者是軟件著作權或者是實用新型專利) 3 具有大學專科以上學歷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30%以上,其中研發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10%以上; 4 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企業當年總收入的60%以上; 高新技術企業所需材料: 1 企業營業執照副本、稅務登記證(復印件); 2 知識產權證書(發明專利需要至少一個或者軟件著作權6個以上或者實用新型專利6個以上)、生產批文,新產品或新技術證明(查新)材料、產品質量檢驗報告、省級以上科技計劃立項證明,以及其他相關證明材料; 3 企業員工花名冊以及學歷證書; 4 經具有資質的中介機構鑒證的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研究開發費用審計報告(實際年限不足三年的按實際經營年限),以及近一年的高新收入審計報告; 5 經具有資質的中介機構鑒證的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的審計報告(含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實際年限不足三年的按實際經營年限)。 6 企業近三年符合高新收入的項目合同復印件以及合同對應的發票復印件 7 項目研發立項報告(有則提供) 8 產學研合作研發活動證明 9 研發機構設置情況說明以及相應的研發設施設備。 10 研發人員績效考核制度。 11 企業獲得資質證書。 基本這些就可以了,如果還不明白,可以咨詢沈陽美程科技公司
···································^^····································
···································^^····································
hao
·······································································
我們精選了一下網友答案:
···································^^····································
2014年,市財政積極落實市政府《關于全面深化金融改革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
一是建立科技銀行貸款貼息資金,對我市科技銀行向我市初創期、成長期科技企業發放的基準利率貸款給予基準利率10%-30%的貼息;
二是設立科技銀行風險代償資金池,對產生的逾期貸款,給予70%的風險代償。有效緩解了我市科技型企業融資難題,降低了科技型企業融資成本,推動了科技銀行機制創新。
2017年,市政府繼續加大對科技銀行為我市科技型企業貸款扶持力度,出臺了《市政府關于加快科技金融體系建設促進科技創新創業的若干意見》。
首次提出設立1%的科技銀行貸款增量補貼;加大利息補貼力度,對初創期、成長期科技型企業基準利率貸款,給予科技銀行20-40%的補貼;
對產生的逾期貸款,給予80%的風險提前代償。
自實施以來,2017年1-11月末,11家科技銀行累計為3208戶科技企業放貸107.89億元,貸款余額130.66億元,比年初新增增加30.4億元,增長23.27%。其中:初創期、成長期科技型企業貸款余額101.87億元,比年初新增24.06億元;基準利率貸款余額73.78億元,占比達到72.43%。
近日
南京再次公布
共有635家南京企業通過審核
其中南京江北新區管理委員會科技創新局下轄的
企業有78家通過審核
?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