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微博上一個消息傳開,有一位十幾歲的姑娘對著視頻說自己都沒有開始表演就被刷到了淘汰的名單中,僅僅只是因為自己身高158,而考試要求的是160。很多網友紛紛為姑娘抱不平,覺得規定是死的,人是活的;也有一部分持反對的聲音,覺得小女孩也跳的不怎么樣,即便開始表演也不一定能進。
小編覺得,既然一直以來,藝考就對身高有要求,想必也是有一定合理性的,于是我查了一下資料。
舞蹈是一個藝術類科目,很多時候要求表演者可以將動作做的更美更優雅,而擁有較長的身姿,偏瘦的體型,可是使舞蹈更加美麗。
很多舞蹈動作取材自大自然,比如楊麗萍的孔雀舞,而在扮演自然動植物的過程中,體型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再者,我國的教育資源還是很稀缺的,尤其是高等教育,我們相信很多同學們為了藝考訓練了很久,付出了很多心血,但是資源的短缺帶來的就是分配的問題,培養一個舞蹈家并不容易,很多人做到一半就放棄了,因此,很多學校在一開始便設定要求,接納先天條件更好的考生,其實無可厚非,這樣可以減少舞蹈家成長過程中失敗的幾率。高效利用
最后,小編再談一個詞,規定。這是一個感情色彩偏向嚴肅的詞,是經過一定判斷形成的,如果說離標準只差了兩厘米就可以忽略不計,那么離差兩厘米還差了兩厘米,是不是也可以忽略不計呢?
小編希望所有的藝考生最后都能進入自己喜愛的學校。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