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賀歲檔《瘋狂外星人》,“青島貴配偶”黃渤和“長在笑點上的東海說神聊漢子”沈騰早早就起頭了口音年夜PK,看誰先帶跑誰;2018年最后一天,操著一口凱里話的黃覺和湯唯“忽悠著”不少年青人走進了影院;
回首整個2018,你會發現“方言片子”更多,《狗13》、《江湖兒女》、《寶物兒》、《無名之輩》、《我不是藥神》……
part.1年夜屏幕上的方言熱
不知從什么時辰起頭,片子院就掀起了“方言熱”。按照不完全統計,僅在客歲一共就有8部方言片子上映,方言籠蓋面半斤八兩普遍,并且“各有拿手”:
▲2018年方言片子 | 圖片來歷:一路拍片子
西南邊言,方言片子的王者
別看糊口里,東海說神聊話是方言里不成擺蕩的王者,但在年夜熒幕上,西南邊言才是真正的驕子。有人匯集了從2000到2013年在年夜陸上映的52部方言片子,此中有28%都是用西南地域方言講的。
《暖鍋英雄》里,陳坤、秦昊幾人的重慶話一啟齒,整個片子剎時麻辣感實足;劉燁、張譯在《追兇者也》里用云南話演繹了一出黑色喜劇;
《無名之輩》的貴州話,勾勒出幾個“憨皮”令人百感交集的命運;畢贛的《路邊野餐》和《地球最后的夜晚》,則讓不雅眾熟悉了默默無聞的貴州小城凱里和凱里話……
山西方言,賈樟柯的“獨寵”
山西走出來的賈樟柯,片子鏡頭一向聚焦著山西的巨細城市,山西方言也借此在片子里狂刷存在感。
從《小武》到《三峽大好人》再到之后的《二十四城記》、《江山故人》,方言的運用已經當作為他片子氣概的標記性符號。汾陽話、年夜同話,太原話……但凡在賈樟柯的片子里,山西話就是通用語。
▲賈樟柯片子的“山西宇宙”,和不變的女本家兒一樣的是,不變的山西方言
吳儂軟語,舊日富貴的“標配”
當片子里一旦想要表示舊上海的紙醉金迷,沒有什么能比娉娉裊裊的妹子,再搭配上一口酥到骨子里的吳儂軟語更適宜。
《金陵十三釵》里,玉墨等人決心代女學生們赴死,最后一遍唱起《秦淮景》:“我有一段情呀/唱給諸公聽/諸公列位/靜呀靜靜心呀/讓我來/唱一支秦淮景呀……”,商女也知亡國恨;
《羅曼蒂克消亡史》中濃烈的上海腔,一秒就把人拽回了平易近國黑道年夜佬的糊口,不知省去了幾多交接布景、襯著氛圍的翰墨。
片子中呈現方言其實并不稀奇,不但是以前風靡內地、用粵語拍的港臺片子,就是在年夜陸,早在1963年就降生了方言片子《抓壯丁》,片子里人人一口笑點實足的四川話。后來的幾十年里,又陸續呈現了《秋菊打訟事》、《鬼子來了》、《瘋狂的石頭》等頗具分量的方言片子。
▲一口陜西方言的秋菊是鞏俐塑造過的最當作功的熒幕形象之一
時候線拉到近兩年,不僅利用的方言種類加倍豐碩,方言片子所涉及的題材也更普遍,除了常見的喜劇片之外,犯罪、家庭、汗青等各類本家兒題你全都能找到。
part.2方言,片子當作功的主要“外掛”
在分歧類型的方言片子里,“方言+喜劇”的搭配,絕對稱得上是“流量擔任”。
2006年,糅雜了多處所言的《瘋狂的石頭》開啟了方言喜劇片子的潮水,還讓廣東話“頂你個肺”當作為了那年的風行梗。
據說最初原本做了一版通俗話配音的,但劇組所有人看了之后都感覺沒意思、良多負擔完全沒有味道了,這才有了之后方言版《瘋狂的石頭》。
▲《瘋狂的石頭》“我頂你個肺”
方言在喜劇片子里的弄法很是多,諧音、抖負擔、甚至只是一句本地人才懂的“梗”,都能讓你會意一笑,在至今所有方言片子里,近對折都是喜劇片子。
另一方面,方言所帶來的喜劇結果,也不像通俗話那么薄弱,因為它們更契合片子里小人物的糊口底色,催生出通俗話所實現不了的黑色詼諧結果。

好比《無名之輩》里,任素汐扮演了一個因為車禍導致全身癱瘓、只能在輪椅上渡過終生的女子。但就是如許一個可憐的女人,卻能在兩個蠢萌劫匪找上家門的時辰,用本身彪悍的毒舌本事把對方罵的一愣一愣的。
但也是她,怕鄰人被劫匪誤傷,隔著門年夜罵,直到把人罵走,如許極具張力的表演里的對白若是換當作了通俗話來呈現,生怕結果就會打扣頭了。
現實上,不單是在方言喜劇片里——底層論述幾乎是所有方言片子的配合點。方言不只表現地區特征,也是身份標識,與通俗話比擬,方言自己具有邊緣性,可以或許用來表示被排斥在本家兒流之外的邊緣人。
當片子里的故事來歷于糊口,是在講小人物命運時,“糊口里是什么樣,片子就該是什么樣”,方言讓片子顯得更“立體”,也能激發不雅眾發生共識。

▲圖片來歷:微博截圖
當導演們過于熱愛某種方言時,這種方言也當作了導演氣概的標記,好比山西話和賈科長,也好比比來的凱里話和畢贛。
從《路邊野餐》到《地球最后的夜晚》,固然說演員從老姑夫釀成了黃覺,但黃覺仍是得反過來標的目的老姑夫就教凱里話應該怎么說才像回事兒。愛畢贛的人是因為他的凱里、凱里話、長鏡頭和黑甜鄉般的囈語,厭惡他的人,也是因為這些。
▲片子《地球最后的夜晚》
part.3方言片子,只是小眾的狂歡
別看方言片子的聲勢搞得挺浩蕩,不少作品也挺有口碑,但從“錢”上看,它依然是一件比力小眾的事兒。
2018年上映的8個方言影片,除了《無名之輩》,其他影片票房均未過億;
在珠三角掀起不雅影高潮的《爸,我必然行的》,全程采用潮汕話對白,票房達到了4706.6萬,但始終沒能“吸粉”到珠三角之外的處所。
對于良多新人導演來說,方言能讓他們從本身的糊口經驗出發,幫他們更好地進行自我表達,但另一方面,它也會當作為龐大的“門檻”:
方言自己有地區性,對于很多通俗不雅眾來說,方言并沒有拉近他們和導演之間的距離,反而得讓他們在看片子的過程中,不時刻刻注重字幕,才能聽清演員在說什么,看完一場片子,比泛泛上班還累。

▲圖片來歷:微博截圖??
并且良多“梗”,不是本地人可能還底子get不到,只能在其他人笑得時辰,一路做出“尷尬而不掉禮貌的微笑”,排場好像一個南邊人過年看春晚。

再加上本家兒演自己可能并不是片子所要揭示的阿誰處所的人,方言口音在現學現賣的環境下,良多時辰都半斤八兩“塑料”,外埠人聽不出來啥區別,但對當地人來說卻半斤八兩“出戲”,堪稱對耳朵的十級熬煎:

▲圖片來歷:微博截圖
但不管怎么說,固然還有如許那樣的不足,方言片子的呈現,確實讓影片類型加倍豐碩多彩,也更真實,只是將來可以或許再取得什么樣的成就,仍是要除了“方言”之外,有更多能打的元素才行。
評論區安利一部
2018年你最喜好的片子吧
作者 | 吳丹妮
編纂 | 羊缺牙

[1]從什么時辰起頭,方言占領了片子院? 36kr
[2]麥劍芬.方言規模進入片子的動因、價值及將來[J].青年記者,2016(20):65-66.
[3]王凡.方言片子中方言人聲的內涵表意功能[J].新聞研究導刊,2018,9(20):115+117.5.
[4]肖心玥.新宿世紀以來中國方言片子傳布受限原因闡發[J].新聞常識,2016(06):74-76+73.
[5]汪靜茹.說話學視域下片子“方言熱”的冷思慮[J].四川戲劇,2016(04):13-21.
[6]楊哲芬.方言影片對于底層敘事的修辭意義[J].片子評介,2017(20):59-61.
[7]西南話、西海說神聊話、山西話、南京話,什么時辰方言占領了片子院?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