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座次有講究
在酒宴上,人們往往要讓出左邊的位子給長者或尊者。這樣一種做法,有著很悠長的傳統,當作為人們日常禮節中的一部門。“虛位以左”這個詞語,就申明了這個事理。
戰國期間,信陵君禮賢下士,禮聘全國賢士。那時有位蓬菖人侯嬴,已經70多歲了,可是很有見識,所以信陵君就想延攬他。有一天,他宴請客人,并把本身左邊的位置空著,然后親自駕車去邀請侯嬴。侯嬴身著舊衣,上了馬車。信陵君親自執馬鞭,很恭順地為他駕車。《史記》中記錄:“令郎于是乃置酒大會賓客。坐心猿意馬,令郎從車騎,虛左,自迎夷門侯生。”足見信陵君對侯嬴的尊敬。
若是僅僅按照這個詞來斷心猿意馬古時辰左邊的位置為上座,并概稱古時以左為尊貴,那就有些不很周全了。在古代典籍上,也會發現以“右”為尊的記錄,更有“無出其右”的說法。那么?事實哪邊是上位呢?
現實上,對“左”“右”兩個方位的尊敬,歷代不盡不異。夏商周,朝官尊左,燕飲、兇事、兵事尊右;戰國時朝官尊左,軍中尊右;秦尊左,漢代尊右;六朝朝官尊左,燕飲尊右;唐宋明清尊左,元代尊右。一般在喜慶勾當中,以左為貴,在兇傷懷念中,以右為尊。
查閱古代史籍,也記實了完全分歧的說法。《逸周書·武順》:“天道尚左,日月西移。”《左傳·桓公八年》:“楚人上左。”《史記·陳丞相宿世家》:“乃以絳侯勃為右丞相,位次每。平徙為左丞相,位次序遞次二。”對此,顏師古作注:“是時尊右而卑左,故謂貶秩位為左遷。”宋代戴埴《鼠璞》:“漢以右為尊。謂貶秩為左遷,仕諸侯為左官,居高位為右職。”別的,李白有《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詩。按說唐代應以左為尊,但此題中“左遷”指貶謫,乃用漢代習慣語,是以右為尊。清代錢大昕在《十駕齋養當作新錄·擺布》中寫道:“考場:蒙古、色目人稱右榜;漢人、南人稱左榜。亦右為上也。”
如斯看來,純真說前人“尊左”或是“尊右”,都是不周全的,要按照分歧的朝代而心猿意馬。
(林茹意薦自《天津日報》)
責編:我不是雨果
作者:郭燦金
來歷:《今日文摘》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