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墊下巴失敗修復簡介
墊下巴,也稱為隆頦術、頦部填充術,俗稱隆下巴,是指在頦部的骨與軟組織之間,填充各種組織代用材料以墊高頦部,達到改善頦部容貌的目的。常見的方法有手術植入材料和注射填充兩種。導致墊下巴失敗可能有一下幾種原因:
1、個人體質與假體材質排斥。
2、注射材料吸收過快,維持時間過短。
3、注射材料填充后,效果不明顯。
做墊下巴失敗修復流程詳解
1、植入方式
a、有齲齒或其他牙疾的口腔病者應先予以矯治。
b、手術前兩周內,勿服用含有阿斯匹林的藥物,因為阿司匹林會使得血小板凝固的功能降低。
c、手術前進行檢查,確定身體健康,無傳染性疾病或其它身體炎癥。
d、女性要避開月經期。
e、術前要刷牙、清洗口腔。
f、身體健康無重要臟器的器質性病變如。
g、確定無長期特殊藥物服用史。
2、注射方式
a、術前應與手術醫生進行溝通互動以便能夠設計出最合適的手術方案。
b、注射下巴前應告知醫生是否有皮膚疾患,以便醫生能盡量避開瘢痕及斑痣等。
c、術前需要進行體檢,確保自身身體健康,精神正常。
d、實行注射前,潔面工作一定要做好,不能有任何的如毛囊炎、癤腫的等局部感染。
e、為防止注射后出現瘀青及出血,手術前一周內,勿服用含有阿斯匹林的藥物,因為阿司匹林會使得血小板凝固的功能降低。
f、在注射前4周要進行膠原過敏試驗,對膠原蛋白過敏者不能進行愛貝芙、膠原蛋白注射。
g、為防止感染和出血,婦女要避開月經期。
h、術前一周內應禁止吸煙,術前三天內禁止飲酒。
i、微晶瓷隆頦技術難度較高,需找正規醫院或機構進行治療。
j、術前應告知醫生是否注射過其他類型的組織填充材料。
手術方式有:
1、硅膠墊下巴
a、術前消毒后采用局部麻醉或頦孔麻醉。
b、切口位于口腔內下唇黏膜處離牙齦至少0.5cm的頰齦溝部切開。
c、在黏骨膜下分離,顯露下頜骨頦部。按預先設計范圍分出骨膜下腔隙。
d、將雕刻的硅膠假體放入剝離好的腔隙內并調整位置,觀察是否對稱。
e、縫合切口,加壓包扎。
2、膨體墊下巴
a、術前消毒面部,再采用局部麻醉或頦孔麻醉。
b、切口位于口腔內下唇黏膜處離牙齦至少0. 5 cm的頰齦溝部切開。
c、在黏骨膜下分離,顯露下頜骨頦部。按預先設計范圍分出骨膜下腔隙。
d、根據受術人情況雕刻膨體材料,將雕刻的膨體放入剝離好的腔隙內并調整位置,觀察是否對稱。
e、縫合切口,加壓包扎。
3、自體骨墊下巴
a、手術前進行面部區域消毒,對受術人實行全麻或強化局麻。
b、于頰齦溝底部自第二前磨牙至上頜結節后緣切開黏膜下組織及骨膜用剝離器沿骨面向后下方剝離顯露下頜角于下頜緣部分離開咬肌附著處沿下頜緣向前剝離達第二前磨牙處時注意勿損傷頦神經血管束。
c、根據Kamiishi截骨線設計方法在下頜曲面斷層片或在下頜骨側位片上標出下頜骨升支前緣的垂線與咬合平面的平行線與下頜骨下緣及升支后緣交點的連線為安全截骨線。
d、先用裂鉆或瓜形磨頭沿截骨線磨出一骨槽而后用擺鋸將下頜角截除而后用磨頭將截骨后創基打磨平滑。
e、縫合創口,進行墊下巴手術,將在手術過程當中將截下的下頜角骨質塑形后移植于頜部。
f、口腔內下唇黏膜處離牙齦至少0. 5 cm的頰齦溝部切開。在黏骨膜下分離,顯露下頜骨頦部。按預先設計范圍分出骨膜下腔隙。把塑形后的下頜角骨質放入剝離好的腔隙內并調整位置,觀察是否對稱。
g、縫合切口,加壓包扎。
4、自體脂肪墊下巴
a、術前先進行麻醉,再從受術人大腿或臀部等脂肪較多的部位,抽取脂肪。
b、特殊處理成凈化脂肪顆粒,篩選脂肪顆粒。
c、對手術部位及面部進行消毒。
d、將脂肪顆粒注射到下巴部位。
e、術后可進行按適當摩塑形,加壓包扎。
5、玻尿酸墊下巴
a、清潔治療部位。
b、治療部位涂抹表面麻醉劑。
c、治療部位消毒。
d、注射玻尿酸。
e、注射完成后醫生均勻按摩注射部位,捏出想要的頦部形狀。
6、膠原蛋白墊下巴
a、清潔治療部位。
b、治療部位涂抹表面麻醉劑。
c、對下巴部位消毒。
d、注射膠原蛋白。
e、注射完成后醫生均勻按摩注射部位,捏出想要的頦部形狀。
7、愛貝芙墊下巴
在注射前4周要進行膠原過敏試驗,對膠原蛋白過敏者不能行愛貝芙注射。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a、清潔治療部位。
b、治療部位涂抹表面麻醉劑。
c、治療部位消毒。
d、注射愛貝芙。
e、注射完成后醫生均勻按摩注射部位,捏出想要的頦部形狀。
8、微晶瓷墊下巴
a、清潔治療部位。
b、治療部位涂抹表面麻醉劑。
c、對下巴部位消毒。
d、注射膠原蛋白。
e、注射完成后醫生均勻按摩注射部位,捏出想要的頦部形狀。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