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記錄是一種認知治療技術20世紀60年代,被譽為發展認知療法概念的心理學家亞倫·貝克(Aaron Beck)闡述了改變患者思維過程和思維模式的好處,其主要觀點是,自我毀滅或不適應的行為直接與個人的自動思維有關。自動思維是由非理性思維、扭曲的觀點發展而來的,過度概括。不合理或扭曲的想法會導致不適應行為。認知治療首先識別這些自動思維,使用認知治療技術改變思維模式
許多治療師使用認知彩排來幫助患者處理思想和情感。焦慮、抑郁、飲食失調,創傷后應激障礙(PTSD)是常見的心理健康問題,認知治療技術是最受歡迎的方法,治療師將認知療法原理與行為療法和藥物治療結合起來,對精神分裂癥、雙相情感障礙、強迫癥等更嚴重的精神疾病患者,其他精神病患者也可以參與認知和行為治療,認知咨詢中使用的各種技術可以幫助患者分析自己的想法,以減少不適應行為或減少對藥物的依賴為了提供一個抑郁癥認知治療的例子,心理學家經常使用認知彩排來借鑒患者的過去經驗。治療師幫助患者回憶過去的情況,復習如何更好地處理所涉及的思想和感受,并選擇適當的反應。排練大量類似的關聯情況有助于取代破壞性的自動思維和反應。效度測試是最常見的認知治療技術之一,要求病人為自己的思想和推理辯護。當沒有明顯的有效論點時,病人必須面對自己的錯誤信念或歸納抑郁障礙的認知治療與焦慮和其他疾病的認知治療密切相關。建模等技術提供角色扮演練習,幫助患者練習新的反應。家庭作業通常包括日志記錄、另一種認知治療技術以及閱讀、練習所學的應對機制,或者鼓勵患者在治療期間進行自我發現的其他活動。日志記錄與引導發現相結合,要求患者寫下日常經歷、相關情緒和行為反應。使用日記和精心選擇的問題,治療師引導患者在一個經過計算的旅程中發現自己不適應和自我毀滅的思維模式。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